第十四章 过日子(1 / 1)

骨汤炖了半个时辰,香味十分浓郁。正午已过,早上又只喝了点粥,一家子此刻都是肚里空空。看着一直耸着鼻子蹲在炖锅前的知平,春归想了想,取出知行揉好的面团,分了一半出来擀平切条拉成面条,又从炖锅里舀了几勺骨汤,柴火滚过后下面条。剩余的骨汤仍用小火炖着。

今日买的青叶菜洗过后也扔了进去,没过多久,大锅里的面条便滚透了。

知行早已有眼色地取了五个大碗出来,眼巴巴地等着。

等起了锅,几人围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加了生姜花椒的汤没有一丁点腥味,熬的时间虽不长,但对于这些没喝过的孩子们来说也足以鲜掉舌头。

知行喝了两口汤就陶醉了:“嫂子,我最喜欢喝你炖的汤了!”

这里的人也喝汤,只不过没有春归肯下功夫,之前的鸡汤,鱼汤都是她花了足足的时辰炖煮,甚至把骨头都煮软了,鲜味都融进了汤里,也难怪这几个孩子这么喜欢。

想着知平知敏人小,春归就给他们盛了半碗,没想到两个孩子吃完后捧着碗还想吃,春归摸了摸两孩子的肚子,又给添了两筷子,还一人给了一根大骨,教怎么吸里头的骨髓。

一顿饭又是吃得开怀,这么喂养到年后,这些孩子定能养得健健康康,从前的亏损也能补回来。这么一想,春归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吃过大骨汤面,春归见两个大的精神头足,便赶去温习功课,两个小的精神不济便赶去睡觉,年纪小才走过这么长时间的路怕是吃不消的,而她自己一个人在厨房里调馅料。

熬出猪油的油渣子已经晾凉,并切碎挤掉水分的大白菜和小半块切碎的生姜一道调成荤馅儿。柳表姑送来的蘑菇切成丁和切碎的青叶菜调成素馅儿。

调好馅儿,她又分别擀出馄饨皮,饺子皮和包子皮。天还早,准备工作做好后,她再到里间摆出一张桌子,将宣纸颜料各自放妥当。

来这儿后的第一趟上街收获颇多,好在也不辜负。

因念着开年开春把知平也送进私塾,知敏一个女孩子也得知礼识礼,虽不能进私塾,可基本的字也得认起来了,所以两个孩子睡醒后春归就把两人送到了知行和祁佑那里。

齐掌柜送的宣纸各拿出一张让他俩练习千字文。

悄悄关了门,春归刚想进去休息一会儿,外头突然有人叫了她几声。

她出门一看,里正媳妇正一脸喜气地赶过来。

她忙上前去迎:“婶子,你怎么来了?”

“春归啊!快快快,跟我来,昨儿我去说了一声,甜水村那儿来人了,挑了两篮子的小鸡子,这年头难为人家还孵了这么多小鸡出来。”里正媳妇一路赶过来的,沿路通知了不少人家,远远看去,里正家门口还真站了不少人。

春归连忙关了门,拿起门口的一个草筐。

里正媳妇儿道:“这趟的小鸡子我看过了,都活泼着呢,赶上好时候,雨水后地虫多,听说都吃了三五天的地虫了!你这儿要是缺着银钱,婶子这里还有些,先借与你,还是多买几只养着吧!”

祁佑虽推了那一百文,可她也不好真要这孩子的钱,那一百文另算,手头上刨去买菜的花用,算了算共还有二钱银子,买十来只小鸡早够了。

她便道:“婶子说的是,我也预想着多买些。”

里正媳妇儿比她自个儿还要操心:“你家里孩子多,知平又喜欢吃鸡蛋,养到年后还能吃鸡肉,再划算不过了。”

两人边走边说话,没一会儿便到了里正家门口。

那卖小鸡子的是隔壁甜水村的李姓老农户,跟里正家是同宗,年轻时候卖了家里的一半田买了鸡子,常年放养在自家的地里,这么多年过去倒成了养鸡大户,旱天里壮士扼腕宰了一半的鸡风干腌制,这么撑到了现在,好在剩下的鸡都活了下来,养了几天也算是养回来了。

今儿来这儿的李老伯的儿子,满满两大筐小鸡叽叽喳喳地叫着,把周围人看得眉开眼笑。

里正媳妇儿凑到春归耳朵边偷偷讲:“那李老伯家跟咱们家连着宗,我刚跟那小子说好了,给你算便宜些,你待会儿在旁待着就好,等他们都走了咱们再上去。”

春归满眼感激,连忙握住她的手:“婶子,您让我说什么好,这些时日都是您跟里正叔这么照顾着我们一家,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还没跟您说呢,今儿早上我去街上......”

里正媳妇儿赶紧截住了她的话头:“先别声张!”随后四下看了看,紧了紧她的手,告诫道:“你表姑刚刚给咱家送了一碗蘑菇,我跟你里正叔都知晓了你的本事。”

“你里正叔是这个意思,你有这手艺先自个儿做起来,等真上手了再让乡里知道也不迟,低调行大事,总不会错的。”

“你家如今只有你当着家,知行到底还是个孩子,我便直说了,柳家除了柳全还有不少缺心眼的玩意儿,我那侄子挑着鸡子过来,刚刚说起柳全那个住在甜水村的堂弟,可是赌得连饭都吃不上了。你既然想到了让你里正叔帮着找人种田这事儿,想必也是要避开那些族亲,事儿不能做一半,如今你得低调着点。”

一番话说得春归心神一震,想来里正媳妇儿这一趟也不光是叫她来买鸡子,更是里正叔让李婶子来提点着自己。她当初正是因为自个儿到底是没过门的童养媳,做不得柳家正式的主,怕柳家族亲没皮没脸地上门来接管田地,才将田地由里正担保佃给了李家和陈家。

如今柳家宗族里的人没空管顾他们家,不过是觉得她家经历旱期没了家底吗,若是她画扇面挣钱这事儿传到甜水村柳家本家那儿,财帛动人心,保不齐又来一个柳全那样的。

春归叹了口气,得等到知行过了十五,她心中的忧虑才会少上几分。

她抬眼看向里正媳妇儿点了点头:“李婶子,我明白了,谢过您和里正叔。”

里正媳妇儿也叹了口气:“你叔虽是里正,但也管不到宗族里的事儿,咱这村子柳程李蔡各个姓氏都有,唯独你们柳家的程家的本家在甜水村,你叔更是管不着了。今儿你柳表姑也是这么个意思,她那头也替你瞒着,你就先偷偷摸摸地挣着,等再过几年知行大了,一切也都好说了。”

两人站在一边一时无话,春归看着乡民们家家户户最少挑了四五只养着。最后人走得差不多了,只三三两两几个还在决定到底买几只。

蔡氏最后挑了三只小鸡,看到春归后招呼了一声:“春归啊,你打算要几只?”

春归回过神,看了一眼里正媳妇儿,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预备多买几只,李婶子好心,帮我向李大哥讲了价。”

蔡氏一听,笑道:“那敢情好,李婶子人好,我去年买的鸡子也是李婶子帮我讲了价呢!”

剩下几人连忙抬眼看过来,见是春归,又低头继续挑鸡子。春归和蔡氏嘛,都不容易,里正媳妇儿帮着一把也是应当。

春归又叫住了正打算走的蔡氏:“婶子,蔡姐姐,家里包了包子,晚饭前我送几个过来。”

蔡氏也不推辞:“那我就尝尝你的手艺,正好我娘又送了些糖过来,红白都有,晚上等你来拿!”

春归失笑:“这又成了我占便宜了。”

里正媳妇拍拍她的手:“阿珍的娘种了一亩地的甘蔗,最会制糖,你无需多想。”

春归眼神一闪,这可真赶巧了,前些日子知平他们喝了红糖水喜欢得不行,她正想着等新一季番薯好了,便做一点糖水,以后买糖便有了门路了。

等人都散去了,春归才上前打算挑:“李大哥,我要十只鸡仔,劳驾您帮着挑挑。”

却不想那李小哥掀开了一侧的布头,底下是一笼毛色发亮一看就精神的鸡子。

李小哥看了一眼里正媳妇儿,笑道:“婶子前两日跟我爹说过了,这一笼便是留给你跟婶子的,都是最精神的一批了。”说完他又挑出十只放到春归带过来的草筐里。

“这鸡子地虫吃惯了,放到较湿润的地里,它自个儿就能找着,防着不走丢就成。”

春归连忙接过草筐一边道谢一边掏钱。

价钱是里正媳妇儿给她定下的,原本一只小鸡是七文钱,春归那儿给抹了两文,十只鸡子共五十文钱。

春归再三谢过后抱着一筐小鸡回了家。今日和里正媳妇儿的一番话到底还是警醒了她,既然已经在田地上防着柳氏族亲了,其他地方也少不得要防着了,回去还得跟知行他们通个气儿。

放小鸡的草棚是一早就扫过的,铺了一层干草,草棚和院子里的小水池之间隔了一道篱笆,既防着知平玩水不留神,如今也防着小鸡掉入水中。草棚里原本就有一只瘸腿的山鸡在,十只小鸡一落到草棚里就互相挤着,似是对环境还不适应,倒是山鸡一副大方的模样,主动朝这几只小鸡靠近。春归也不管它们,检查了一番后撒了一把野草,若是地虫吃不饱,这些野草也够了。

进了厨房,骨汤已经越炖越浓郁,春归搅了搅馅料,看着日头开始动手。

素馅儿和荤馅儿的包子各是十个,饺子整两盘,最后包馄饨,春归取下几块肋排剃了肉。剃下来的肉剁碎,全部放入剩下的素馅儿里,包了三十来只馄饨。

这回几个孩子倒不是闻着味儿来的,而是被院子里叽叽喳喳的鸡仔引过去的。

等春归蒸了包子,便听到院子里知平知敏的笑声。

她走出门一看,两个孩子正各捧着一只小鸡小心翼翼地喂草根。

看到她来了,知敏一脸欣喜地跑过来给她看手里的小鸡:“嫂子!它好小啊!”

春归由着他们开心。

至此,家里有粮,河里有鱼,院里有菜,棚里有鸡,一个像样的家总算被她磕磕绊绊地扶起来了,如今剩下的便是挣钱了。

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最新小说: 天之下 全宇宙都在氪金养我 瞳术时代:开局觉醒至尊重瞳 诛锦 短篇小说合集 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和残疾巨佬闪婚后 外科医生穿成民国小可怜 末日重生 竹马草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