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皱着眉头,“哥哥,你能不能别那么多规矩,动不动就家法伺候,很疼的,你弟弟我又不是铁打的,哪受得了啊?”
杨蛟咽下口中的东西,“知道自己受不了还不安分些?”
杨戬眉心微动,“哥哥,这不是有你在我才多买了一些嘛,我知道你都能吃完的。”
杨蛟抬眸,“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杨戬连连点头,“是,知道了。”
“答应得倒是痛快,我还真不敢指望你能安分几天。”
“我哪里还敢不安分,有你跟师父两双眼睛盯着我,哪里还有胆子胡作非为?哥哥,人家当官你也当官,瞧瞧你这官做的,我是一点光都没借上,这也就罢了,还要被你拉过来做苦役,落不得什么好处也就罢了,现在吃些东西你也要挑我的毛病。”
“谁敢挑你毛病啊?”
“除了你还会有谁挑我毛病?”
“我说得不对吗?谁让你整日无法无天了。”
“我哪有,哥哥,等办完这件事之后,我想去净坛庙看看。”
“那猪头有什么好看的?”
“毕竟他当年救过我,因为那件事,我也确实对不起他。哥哥,你陪我去吧。”
杨蛟改了主意,“也好,怎么说他也算是母亲的故人,的确对我们有恩,我们也应该登门拜访。”
杨戬点点头,“谢谢哥哥,哥哥,你快点吃,吃完了我带你去个地方。”
杨蛟心中不解,“去哪啊?”
杨戬狡黠一笑,“到了你就知道了。”
杨蛟笑道:“怎么还卖上关子了,好吧,那我不问了。”
一个时辰之后,杨戬带着杨蛟来到山林中的一处茅屋。“哥哥,我们到了。”
杨蛟四处张望,“小戬,这是什么地方,你要带我见谁?”
杨戬微笑道:“哥哥,进去你就知道了。”
面前之人,恍若隔世。
瑶姬身着素衣,还是那般白衣胜雪,一尘不染,“你们来了。”
杨蛟诧异地看着面前的人,良久才开口说了两个字,“母亲。”
瑶姬柔声呼唤,“蛟儿。”
“母亲。”杨蛟双膝跪地,“母亲。”
杨戬跟着跪下,“母亲。”
瑶姬将杨蛟和杨戬揽入怀中,喜悦的泪水从眼中滑落,“好,好孩子。蛟儿,戬儿,你们受苦了,快,都起来吧。”
兄弟二人都没有起身。
杨蛟犹豫了许久方才开口,“母亲,三妹的事,对不起,我实在无法将她留在家中。”
杨戬连忙说道:“不,母亲,不要怪哥哥,是我不好,是我没有听您的嘱托照顾好三妹,我不该让她一个人留在华山。如果我能去华山多陪陪她,或许就不会这样了。”
“看得住她的人,你看得住她的心吗?一切过错都是自己做的,怨不得旁人。如今落得这个结果也算是圆满了,行了,都起来,不用在我这负荆请罪。来。”瑶姬扶起杨蛟和杨戬。“都坐下,让我好好看看你们。”
“是,母亲。”杨蛟和杨戬应着坐下。
“真好,这一眨眼,你们都长大了。”瑶姬欣慰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蛟儿沧桑了不少,这高位不好做吧?”
杨蛟眼中噙着泪光,“还好,如今都扛过来了。母亲不必担忧,如今一切都好。”
瑶姬微笑道:“你是最妥帖的孩子,娘自然放心。戬儿,你师父对你好吗?”
杨蛟抢着说道:“特别好,师伯若是有儿子,也不过如此了。本来就是个不安分的主,现在有师伯宠着更是越发的无法无天了。”
杨戬皱着眉头,“我哪有?分明就是你挑我毛病。前天晚上又打我,我现在身上还疼呢。”
瑶姬抚着杨戬的头,“我们家二公子又闯什么祸了?”
杨蛟瞥了杨戬一眼,“太多了,这一时半会我也数不清楚。前天打他是因为顶嘴,我也没想打他,就打了二十下。”
瑶姬浅笑道:“顶嘴这毛病若是打一顿就能改好,那不早被你爹给他扳过来了。”
杨蛟深以为然,“母亲所言甚是。”
“能拜入玉鼎真人门下也是你的造化,他可不是轻易收徒的人。我记得我们在云连山见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也不错,就是冷冰冰的活像个冰块一样。”瑶姬撩开杨戬耳边的碎发,“还好,没把我们家的二公子也教成跟他一样的冰山脸。”
“我是不会,现在您那大公子成天板着脸教训人,都快吓死人了,多看一眼都容易做恶梦。”杨戬拿起杯子给自己倒水。
瑶姬笑了笑,“如今都是做父亲的人了,怎么还这般小孩子心性啊?”
杨蛟开口道:“母亲,您和我们回灌江口住吧。”
瑶姬摇了摇头,“我会去灌江口看你们的。”
杨戬放下手中的杯子,“母亲不想留在灌江口和我们团聚吗?娘,灌江口有师父,有哥哥,有星儿,也要有母亲才算圆满。”
瑶姬抬眸,“并非我不想和你们团聚,而是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杨蛟若有所思,“母亲是想重新执掌欲界四重天。”
“瑶姬只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将王母娘娘困在昆仑上一时容易,可你们不可能永远困住她,这个女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寻找机会回到天庭。一旦她回去,许多事就没那么容易办了。”瑶姬嘴角微勾,“蛟儿没有和她打过交道不知道她的阴险狡诈,戬儿应该很清楚这个女人的手段。玉帝看似昏庸,其实他什么事情都明白,只不过是借别人的手做罢了。等一切乱了,他再出来主持大局,力挽狂澜。王母娘娘再聪明也不过是个棋子而已,如今这枚棋子用的不顺手,他自然会弃掉。所以,我要你们做的,就是保护好她。”
杨蛟表示怀疑,“将敌人变成朋友却有可取之处。可是她这样的人一旦得势,就难以控制了。”
瑶姬微笑道:“我们要做的不是控制她,而是相互制衡。只有互相掣肘,互为依靠,相互牵制,才是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