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服务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的红小鬼 > 二七九章 铁腰杆教育部

二七九章 铁腰杆教育部(1 / 1)

原来被操练的学生们,终于弄明白自身的问题了。老师们按照四经六艺的私塾学习方法,让自己死记硬背。

被愚弄的学生们开始大骂原来的老师误人,投诉前老师的信件雪片一般飞向约瑟沈,竟然有国子监的翰林许璇,他是农学院的前院长。

这个消息也被学生捅给记者知道了。许璇压力很大,学生说的问题是存在的。因为有些农业技术没有实验条件,教授们的授课方案自己是允许的。

这些美国人眼里不揉沙子,他们不肯糊弄学生,这是对上帝的犯罪,下地狱的。宁可辞职,也不能敷衍。

许璇只好辞去翰林职位,但被挽留在庶吉士一年。他的问题是敷衍,其实不敷衍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不做那个位置。

翰林的空缺一时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七翰林最后达成一致,同意还再找一个农业领域的。挑选到最后,时任金陵大学教授的沈宗瀚进入大家的视野。

他是1895年生,33岁,浙江余姚人,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早期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清华支付的半官费留学生。目前在遗传育种方面很有世界声望,是许璇早期的学生。

民国农业方面专家不少,基本上都分布在各农科大学。早期毕业康奈尔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就有50多人。此外还有各省官费、自费留学日本等国的初级学者。

教会大学的南京金陵大学的农学院,有国际教会的专家长期援助,包括沈宗翰留学时期的美国导师,康奈尔大学的遗传育种专家洛夫等,都长期在金陵大学做研究。

因为现任共和大学农学院院长的董实进教授也受到牵连,所以他没有什么机会进入庶吉士了,更无法接任翰林。董实进才29岁,也是康奈尔大学的农业经济博士,他无力改变目前的农学院的现状,辞去院长。沈校长让他到文理学院经济系先做研究,因为经济学只是考虑农业经济视野太窄了。通识教育要从教授做起。

董实进被一个体育教师指导,很是郁闷。但是道理不错,先做一个工业经济的课题先。

原来的农业大学,现在的农学院,都是日美外国翻译的教材,还有很多日美专家在上课。但是农业不同工业,通用性不大,教材不一定合用,隔靴搔痒。而且实验也是按照这些异国情况的教材要求去做,学生开拓思路只能是抽象的了。按照别国的实际,你也无法去试验。

问题是,你自己也弄不出系列的教材来,那得长期实践摸索才行。因为要本国实际么?你的本国本土实际,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做过,你不用别人的,怎么写?这是两难。中国留学回来的学者做过很多努力,有了几十本本国专家写的农业教材,但是在实验领域还是没有太多的本国积累的东西。尤其是在具体实验基地的培养方面,只能靠学校自己的长期积累。

而农大积累的是什么呢?就是验证国际教材的种、采等几个环节。没有农业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设计建立试验田、分析实验结果的这些积累!越不积累,就难以积累。

所以美国一线老师十分无奈,你帮助学生实现设计思维,但是没有时间验证了。现在有一个办法,自己带着学生,直接去做实际的农业课题,学生毕业,还是跟着自己做课题。至少做几个课题,才能得到学士、硕士、博士。

所以这个事件,展露了国立农业学院的现状。研究不够,晚清开始,几十年的农学院,依赖国外教材,勉强支撑到今。有研究能力的教授们,都是留学回来的。他们忙于教学,因为教授也不够。研究和教学两边都不行。

但金陵大学农学院做的不错,自筹的资金也充足。除了教会拨款之外,南方经济发达,赞助很多。大家直接选择的都是实际课题。包括洛夫等国际专家,都是在带着学生直接做项目,而不是北农大的照本宣科。

在北方院校,有日、美等国赞助教师教材等已经不错了,还想怎么样?但农业的研究,不是仅仅学会种田啊!还有遗传学的思路,种田选种,实践验证,学生这些做的远远不足。这样的学生毕业,只好当官、教书,做士大夫照顾家里。

许璇没有做相应的努力,或者揭开这里的问题,那就是有责任的。他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实际上他有些认同现状。这样下去,北方农业研究就很麻烦了,有学校,也有懂行的老师,但不会有实际的结果。

大家了解这个现状之后,没有人再批评翰林们了。这事情是个死结,许璇就是没有不停的喊叫而已,没有辞职而已。这是个境界问题,毕竟许璇还是培养了很多出国的学生。比如沈宗翰,他在农大期间英语学的棒棒的,为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此期间,还加入了基督教会,与教会建立了长久的关系。

但沈宗翰不敢顶替恩师的职位,他自己的实验也离不开,也不想离开。

教育部接到了沈宗翰不想来的消息。把要请的人请来,这是教育部的责任,不是国子监的责任。国子监责任是确定要请谁。

张恺荫刚接到国子监要沈宗翰的通知,他就知道这事情不简单。真的发生,现在肿么办?张恺荫琢磨一下,告诉比尔李,这事情看来还得威胁和利诱。两个人去找刘哲,想让他以教育部名义发函给他本人。

文章是张恺荫自己做的,他的古文不错,但是比刘哲还是差多了。刘哲是著名的,通俗的书法大家,古文更错不了。

之所以是通俗的书法家,就因为他和于右任一样,愿意写,不拿乔。结果士大夫和商人们家里都有两个人的字。

刘哲认为请翰林,还是要正规一些。自己改正稿子,亲自誊写一遍,但还是有威胁的口气,有失斯文啊。叹气盖印。

两个人把信件电报加急拍出,沈宗翰不得不重视了。电报大致意思是:

翰林不是一个牌牌,是掌管一方的宗师。汝教育先承自北方,而汝本南人,北农大没有拒收尔等南人;汝当时为什么不上金陵大学?现在北农大只能教学生字母,不能教学生思考研究,如同汝等当时读书时期。汝还是清华的半官方资助,现查清尔等是在美国遇到困难才申请的。汝遇到困难就知道找朝廷,朝廷遇到困难就不能找尔等?给汝的官方赞助是人家大清朝要垮台时候做出的,自然是为了子民福祉,不是为了保大清朝。尔等如此作风,能保何朝?如尔等现在推三阻四,做人与北方官民差异何等之大?小心北方到南方起诉于尔等。为国服务,解释权在教育部,不在于尔等个人。北中国农科都大致若此水平,而汝仅在南方集中研究一个品种,何种利国?况北上你也可以照顾汝的品种,奈何坚持做小人耶?到北方汝尚可**主持研究京师大试验田,不一定要到学校任课。资金已经完全到位矣,只要汝帮助北方建立研究传统,汝可以自由做小人矣。届时官债即免除,教育部与尔等互不干涉。书面信函明天即达。总长刘哲。

沈宗翰因为要辞职,只好把这个电报给了校方。教会所属的校方震惊之余,派出一个助教团队北上辅助他主持京师大试验田,并允许北方学生在冬天可以到南方参加研究。

记者们终于得到这份电报,并堂而皇之登出。这篇奇文由于沈宗翰不肯出示有公章的信函,不知道是否是出自教育部长原文。分析结论认为符合张大帅出身,义字当头,干脆利索。合则两利,不合则散,绝不纠缠。刘哲部长肯定也是北方作风。

北方人看到此文,心里甚为妥帖。原告大律师团立即撤销起诉教育部奴役官费生一案。有这么好的例子,官司打不赢。从此官费生主动向教育部汇报自己的工作,要求认定自己是否为国工作,以便求得一文:教育部与尔等互不干涉。

从此刘哲之教育部控制大约2000余名大学问家,早期的官费留学生。官费生个体与教育部的官司也逐渐多了起来,主要是工作认定的冲突。

有这样的铁腰杆教育部支持,和奉天资金的支撑,北京共和大学的学生们很受感动。纷纷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训练,拖延半年的毕业生,终于出炉。农科毕业生基本被张三小姐的现代农场收走,承诺他们可以继续实验拿硕士博士。

沈校长又早早地开始操心医学院了。

[,!]

...

最新小说: 全球游戏:开局加冕锻造之王 短跑冠军:开局站在奥运赛场 网游:开局SSS天赋无限强化 网游之我有百倍奖励 星际:奖金够多,人皇打爆 网游:我能无限释放大招 我真想有个好辅助 明泽学园高校生 从契约御兽开始 报告教练,我想打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