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桂花树下的促膝长谈,渔舟只字未提乡试,虽然它已经迫在眉睫了。
渔舟虽未提起,但是考试所需要的提篮、食盒、食物、饭碗、蜡烛,甚至便器,卧具等等都一一亲自经手采办。据她所知,这乡试共分三场,每场都是提前一日入考场,考完后一日离场,也就意味着要在贡院里待至少一天一夜,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显得最清闲的反倒是宣竹这个正主儿了,每日只看半个时辰的书卷,余下的充裕时间便用来作画、钓鱼或者是逗那只笨鱼鹰。
有时还缠着渔舟要她一同作画,每人轮流画一笔,渔舟为了藏拙,怎么抽象怎么来,画到最后往往都成了四不像,而竹先生依然乐此不疲。
这样逍遥的日子过了五日,八月八日翩然而至。一州五郡,七八百学子齐聚宣阳城,沿途车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街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科举生员与监生少年有之,中年有之,白发者亦有之。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十年寒窗苦读,三年才能迎来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又怎能不激动,怎能不严阵以待?
巧的是两位从京城而来的担任主考官的翰林大学士也是八日才到宣阳城,人山人海,只能鸣锣开道,弄得人翻马仰。主考官如此姗姗来迟,不知是为了贬低寒山书院,还是看不起南境边陲之地的学子,亦或是路途遥远。种种猜测悬在学子心头,然而内里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贡院前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前面是人头,后面依然是人头,前面望不到尽头,后面也望不到尽头。天公还不作美,烈日灼灼,热浪滚滚。队伍如龟行般像前挪动着,到正午有年纪大的学子身子熬不住,直接晕了。盼望了三年的机会就这样失之交臂,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他们很快就没有心情为他人叹息了,因为前头传来窃窃私语,入场提篮像乞丐,点名受呵责像囚犯,全身上下几乎要被摸个遍。
因渔舟贪凉,宣竹大清早便与她进了城,进城后立刻下了马车,改步行,也幸亏他们来得早,否则恐怕要在路上堵一上午。两人还未用早膳,而知味坊又离贡院只有一刻钟的脚程,索性便去了知味坊用膳。
本来宣竹用过早膳后便想进贡院,却被渔舟拉住了,点了一壶茶,开始东拉西扯地对楼下的学子评头论足。她言语俏皮,宣竹倒也听得有趣。
直到正午,队伍一直排到了知味坊楼下,隔半个时辰便有一两人倒下,宣竹这才明白渔舟的良苦用心。
他本就身子弱,倘若在毒辣的太阳下曝晒,恐怕也熬不住几个时辰便倒下了。
褚进身为一州之首,兼任监考官,一面须招待京城来的考官,一面又须派人维护入考秩序,恨不得立刻生出三头六臂出来,往知味坊楼下过时,见到渔舟二人,匆匆地点了个头算是打招呼了。
日渐西斜,微风渐起,燥热微消。渔舟这才催宣竹入贡院,临别时踮着脚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轻笑道:“你还年轻,问心无愧即可。尽人事,听天命。”
踌躇满志的宣竹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再三叮嘱:“我出来的时候,希望能看到你。莫要让我去人群中寻你,我兴许会没有那个精力。”
渔舟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他转身大步下楼。
夜里城中各处客栈人满为患,贡院四周便搭了许多棚子,以供学子们的家眷或家仆暂时落脚。渔舟好在与知味坊的刘掌柜交情不浅,非但不用去挤棚子,还在贡院旁住了个单独的院子。
晚膳过后,她寻思着左右无事,便带着四个孩子到周围去转转,长长见识。不,确切来说是五个,还有像隐身人一样的黄芪。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热闹,哪里便就有商贩。下午还是除了人马再无其他的街头,立刻冒出了许多商贩,山珍海味数不胜数,衣裳首饰满目琳琅,奇石古玩不知凡几。卖得最好的是文曲星梓潼神的画像,虽然笔法拙劣。时下认为梓潼神有护佑文运之力,每逢考试,皆往祭之。
六人走走停停,优哉游哉。渔舟只有一个原则,看到好吃的绝对不放过,她自己浅尝辄止,更多的是喂入了四个孩子的腹中。用渔舟的话来说,你们正在长身体,要多吃点儿。不过她总有一种错觉,怎么感觉很像喂家里的那只鱼鹰?
最后渔舟给四个孩子每人淘了一套文房四宝,给黄芪淘了一把匕首,自己两手空空,因为她喜欢的东西已经进五脏庙了。夜阑珊,众人尽兴而归。
次日,渔舟给足了银子让四个孩子一起去玩儿,自己去了一趟知味坊。钱庄的事情还未落实,预算这一块暂时由渔舟起草,因为做账是她的强项,也就当然不让了。
夜里,渔舟回得有点晚,洗去一身疲惫,正欲歇下,黄芪敲响了门。
“怎么啦?”渔舟笑问。
黄芪没有说话,拉着渔舟出了门,站到院子中间,做了个禁声的动作。
渔舟知道黄芪不会无缘无故地叫自己出来,站在院子里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除了风声,似乎并没有不同寻常,她正想说话,忽而听到有鸟儿扑扇翅膀的声音,还有咕咕的叫声。
渔舟眯着眼睛望了望鸽子飞往的方向——贡院,鸽子本是寻常,可若考场出现了鸽子,那可就不同寻常了,也不知是哪位富贵人家的子弟竟然想出“飞鸽传书”这样的妙招。之所以说是富贵人家,那也是有原因的,在一般人家鸽子是用来吃的,哪有闲情去训练飞鸽传信?
“这时候的贡院你能够悄无声息地进去么?”渔舟问道。
黄芪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渔舟踱了几步,沉吟道:“那你帮我带几句话给褚太守吧,就说山药炖鸽耳目聪明,补脑健肾,我这儿还缺只鸽子,他能否连夜送来。”
黄芪点点头,一闪身消失在夜色中。
渔舟房里的灯一直亮着,过了半个时辰,黄芪前来回话:“太守大人说,鸽子是捉到了几只,只是恐怕味道不鲜美,没敢送来,改日再亲自来赔礼。”
渔舟这才彻底放心了。
第二日听说有五位富家子弟因作弊被赶了出来,按律十年内不得再参加科考。
八月十日傍晚,士子陆陆续续地从贡院出来,高谈阔论者有,神色恍惚者有,面白如纸者也有,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宣竹面色有点白,精神倒还好。渔舟赶忙将他接入院子,饭菜、热水早已备好。
宣竹沐浴更衣,用了可口的饭菜,慢慢地缓了过来。
渔舟没问考场如何、试题如何,因为这才是刚刚开始,八月十二日和十五日还有两场硬仗要打。
若无意外,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本经义四道,其中《四书》以朱子集注为标准;《易》以程颐、朱熹注释为标准;《书》以蔡氏及古注疏为标准,《诗》以朱熹注释为标准;《春秋》以左氏、公羊、谷粱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为标准,《礼记》以古注疏为标准。第二场考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考一道。第三场考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这些渔舟都无需问,因为在之前就都了解过了。
渔舟最担心的是竹先生的身体,逼着他早早地睡了。
第二场考完出来,宣竹脚步有点儿虚浮了。在渔舟的担忧中,宣竹到底还是坚持下来了,只是考完后就病倒了。
“已经许久不曾见你如此虚弱了,怎么会这样呢?题目很难麽?”渔舟一边给他喂药,一边不解地问道。
“非考题难,实在是考场简陋,数百人夹坐,蒸熏腥杂,汗流浃背。更有甚者,临近厕所的‘底号’、狭窄不堪的‘小号’、临时搭建的简陋‘席号’,凡此三号,黑发为白,韶颜变丑。”病恹恹的宣竹苦笑道。
渔舟叹道:“在这种号房待三天、考三场,不受湿生病才奇怪呢。难怪俗语云:‘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改门换庭,唯科举一途,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
“好在总算是过去了,放榜前你便在家好生养着吧。据闻,考生的卷子会有专人誊抄一遍送往京师,等圣人看了之后再放榜,这一去一来,差不多就快一个月了。”渔舟笑道。
宣竹勾了勾唇:“你倒是打听得很清楚。”
“这些还需要我去打听麽?天下楼每天都有人说,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渔舟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夫人说的是。”宣竹宠溺地道,“退之说,多谢你提醒飞鸽作弊的事情,过些日子亲自上门致谢呢。”
“举手之劳,倒也值得他如此记挂。”渔舟撇撇嘴,淡淡地道,“想来绝雁岭蹭饭就直说,不用如此拐弯抹角的。”
“你呀,牙尖嘴利,还得理不饶人。”宣竹忍不住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