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坦诚(1 / 1)

邺宫皇帝寝宫——龙乾宫

高洋坐在御座上,高纬站在御案前,垂着眼睑,不知在想什么。

“你究竟是不是仁纲?”高洋摸着下颚短须轻声道,似是在问高纬又似在自言自语。

高纬抬头着朝着高洋笑了笑,平静地说道:“皇伯父,觉得那?”

“仁纲这两字,非长寿之命,也非盛世之君。”高纬垂下眼帘,心中五味杂陈。

高洋说得是真相,前世她便是昏庸之君,又是亡国之君,死时不过二十五岁。

“不过。。。”高洋突然说道,“朕观你与其他孩子十分不同,不仅聪慧异常,还精通朝政,你能叹跟朕解释解释吗?”

高纬默然,良久,不答反问:“皇伯父,可相信重生?”

高洋没回答她,只是说道:“你先与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高洋面无异色,高纬深吸一口气,把重生之事与前世的北齐亡国结局都说了出来、

语罢,殿里久久无一丝声响,高纬抬头看到高洋低头沉思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高洋抬头问道:“仁纲,你想做皇帝吗?”语气里无一丝波澜,仿佛只是在询问今日膳食为何。

“皇伯父何意?”高洋看着她,继续问道:“你若能登基为帝,你可有信心做位治世之君?”

高纬沉吟片刻,回答道:“侄儿有信心!”这句话耗费了高纬多少的勇气。

若是高洋要为太子高殷除去后患,高纬说完这句,恐怕就身首异处了。

高纬自然不会不怕,但是直觉告诉她说肯定的话会给她带来好处。

高洋看着她的眸子,当真如同深潭一般深不可测,连高洋都不敢肯定高纬的心思。

突然高洋抚掌笑道:“好!这才是咱们高家的子嗣,皇位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皇伯父说笑了,正道哥哥安在,仁纲岂敢。您百年之后,正道哥哥理应继位,内宫有皇伯母治理,外朝得杨相等人辅政,正道哥哥必然会成为一代明君的。”高纬平静说道。

“你真的认为正道的皇位能坐得稳吗?”湛蓝的眸子直直盯着高纬,二人对视了会儿,高纬认输般地垂下了眼睑。

高洋叹息:“你想必也看出来了,正道的性格太过文弱,他是做不了乱世之君的,高演和你父王可是一直盯着这御座呢!不过高演与你的父王也不是长寿的命,高家子弟很少有能活过四十的,不过。。。”

高洋话锋一转:“朕认为你不会短寿,你也必然会成为帝王。仁纲,朕要你把大齐发扬光大,结束乱世,一统江山!这些你可能做到?”俨然是一位帝王向继承人的嘱咐。

“恩!”高纬无一丝犹豫,“还有帮朕保护好皇后和正道与绍德,朕要是晏驾了,恐怕他们连自保都不能。”“侄儿知道了!”高纬作揖郑重允诺。

“好了,不说了。对了,这是近来西魏与陈国的情报,你看看吧。”高洋交给高纬一封奏章、

高纬粗粗看了一遍,勾起了唇,高洋问道:“你觉得如何?”“天赐良机。”高纬淡淡说道。

“哦?说下去。”高洋摸着下巴,饶有兴趣言道。“西魏宇文泰病逝,其侄宇文护必然擅权,以宇文护不沉稳的性子,必然会很快废黜元氏皇帝,拥立宇文泰之子为帝。而陈国的陈霸先身染重病,不能理政,使得皇族势力大涨。其中以陈蒨与陈顼两兄弟势力最盛,可是陈霸先的其他儿子也不是吃素的,只要陈霸先一死,陈国肯定要乱。纵然宇文护与陈蒨身边有臣子帮助稳固朝政,可是内乱是肯定会有的。”

“那你的意思是趁两国内乱,派兵出击?”“趁机出击就算胜了,也只是得些城邑而已,我们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使他们两国按我们的意思自行衰败,到时再一举出击,灭亡两国。”

高洋示意她继续说:“等到两国内乱之时,如果有人帮宇文护和陈蒨平息内乱,他们自然会感激他们,并将其引为心腹,但要是那些人是我们的人呢?”高纬点到为止,也不继续说了。

高洋听完,冷笑了一声,眼中的欣慰不言而喻。

“皇伯父,我听说近来长城的修造进程下降了很多?”高纬突然想起前几日听说的事,索性也问了出来。

“是啊,朕也正在为此事发愁,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高洋愁容满面。

高洋看着高纬:“难不成你有法子?”“仁纲认为,长城不过是心理安慰,若是当朝皇帝昏庸致使国力羸弱,那长城修造得再坚固也是挡不住草原骑兵的,前汉初年不就是先例吗?但若是国力强盛,不修长城也可以长治久安。就比如皇伯父登基之初,御驾亲征突厥与北方诸胡,迫使向我大齐不得不像称臣朝贡,总而言之,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

高洋叹道:“把你心里的话都说出来!”高纬尴尬的笑了笑,继续说道:“仁纲认为大齐还应该取消兵役,减免徭役”

高纬顿了顿继续说道:“所谓取消军役,就是在征战之时,不再临时征收男子,而是扩大正规军。临时征收的兵士没有进行正规训练,打仗也不过是去送死;如果可以的话,再征收一些后备军用来提供兵源。取消军役,一来可以让军队战斗力提高,二来也可为国家留住青年劳力,更可以收获民心。减轻徭役则是用轮流制,每州每郡每县,每年按人口分三批来进行徭役,并奖励民工银钱,如此既可不造成民怨载道,又可用银钱激励民工加快速度完成徭役,缩短时间。”

高洋听完,不置可否,只是问道:“你认为正规军和后备军多少合适?”“正规军不超过五十万,后备军有正规军十分之一即可”

高洋垂下眼睑,对她说道:“你先下去吧,让朕想想。”“侄儿告退。”

天保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文宣帝下诏全国境内大肆进行寒门子弟考试,以备官员之选

十一月初九,文宣帝下诏停止修造长城,并在国内取消军役,减少徭役,实行轮流制。

十一月初十,文宣帝下诏大肆征兵,扩充正规军至八十万,并征收十万后备军。

十一月二十五日,邺都东郊

一辆辆马车在一座院落停了下来,每辆马车旁都有十几位护卫,唬得东郊的老百姓都紧闭房门。

此时,最前面的马车帘子被掀起,从中走下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环顾了下四周,说道:“你们都下来吧。”

话音刚落,其他马车的帘子都被掀起,下来的年轻男子无不容貌俊美,其他几个男子虽年纪偏大,但仔细一看还是不难看出年轻时的风采。

最前面的马车中又钻出一个孩子,男子连忙把他抱下马车,孩子看了看四周,不解道:“皇伯父,这是何处?”原来这便是高洋与高纬,此外还有杨愔、段韶和斛律光以及斛律兄弟

高洋带着进院一看,院中空无一人,高洋拍了拍手,他们面前就多出了六人。

六人规规矩矩地向高洋行了礼,高洋点了点头,转身对众人解释道:“这些是朕从小培养的人,有勇有谋,让他们伪装去陈国与西魏,最合适不过了。朕今日带你们来,只因你们都是大齐的重臣和未来的栋梁之才,朕可不希望你们以后伤了这些自己人。”“臣等明白的!”

“杨愔,你负责把他们安全送到陈国与西魏。”“遵旨。”“你们六人等到了西魏与陈国之后,杨相会把计划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能早日助我大齐完成大业。”“定不辜负陛下!”

回宫的路上,高洋突然说道:“仁纲,这个你拿着。”说着便把一枚雕龙的白玉牌交给了高纬、

“这是何物?”“你日后自然会知晓的,你要记住把这玉牌藏好,不能让他人知晓,就算是你父王也不能!”

高纬虽有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乖乖将玉牌放回袖袋中。

十二月二十日,宇文护废魏建周,拥立宇文泰长子宇文觉为帝,是为北周孝闵帝,孝闵帝封宇文护为丞相,总领朝政。

天保十二年一月十日,长安元氏宗族派兵逼宫,意欲重建魏朝,当夜被宇文护和他的三个近臣李承,刘义,马骏打败。

三日后,元氏被宇文护屠尽,并大肆搜索元氏余孽,同时刘义三人皆授重位。

一月二十五日,屠元运动结束,共杀两万多人,朝廷官员接近杀尽,不久,宇文护将官职皆授于亲信之人,孝闵帝敢怒不敢言。

二月五日,陈武帝陈霸先病逝,其子陈立,陈权逼宫,陈蒨瓮中捉鳖,斩杀二王及其军队,并命陈顼,孔昌,孙琦,何康四人搜索二王亲信,共杀三千多人,朝野震惊。

五日后,陈蒨登基,封陈顼为楚王,右丞相,封孔昌为左丞相,封孙琦为太尉,封何康为司空,朝政皆由此四人把持。

最新小说: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绝对征服系统 超能暴乱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温柔坠落 解构诡异全文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唐无双皇子 红警之崛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