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出生日期相差几十年,但他们算是处在同一时代,他们都是东方的圣人。在同一时代的地球西方,约公元前300年左右,希腊出现一位大哲学家,他就是亚里士多德,他研究亚里山大图书馆中的史前文明资料后,写了一段话留给后人:在世界的中心位置,早在希腊人栖居之前,就已经居住着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了,他们在天空有月亮之前就拥有了这里的领土。(这段话说明希腊在板块剧烈地漂移前和东非是连在一起的,东非就是盘古大陆的中心区域。这段话还说明月亮是后来才出现在天空的,板块分裂前的天空上是没有月亮的。)
人类称亚历山大图书馆曾是地球上最好的学校,其中收藏着大量上古资料和珍贵的手稿,不同时期有很多圣贤来此求学或讲学,但是马上就在战火中被烧毁了。因为月球中的圣星人在这时决定彻底回收、销毁地球上的各种高科技资料。因为高科技在有素质的人手里可以维护正义,在没素质的人手里就是祸害!高科技绝对不可以被心术不正的坏人得到!人类各大宗教同样秉承这样的理论,反对所有的普通人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因为谁也不能保证高科技武器不会落入坏人手里。(黄帝时开始温和地限制科技,商周封神大战时就是武力回收,秦时连资料一起全部销毁。)
在神的指示下,亚历山大帝国发动了战争,征服了西亚、欧洲、东非和北非,帝国军团烧毁了所有古埃及的古籍,亚历山大带领军队向东扩张,骑着大象的士兵攻打印度时,天空中出现很多飞碟,对象群进行空中打击,这是圣星人在阻止亚历山大的军队继续东进,因为圣星人不希望人类在这个时候统一起来。
东方这时候已经到了东周的战国时期,很多有心的人类发现各种史前资料(工具书、科技书、历史书等)在一点一点地神秘消失,因此他们开始整理收藏并学习消化,鬼谷子得到的资料最多,墨子也得到不少,造各种机器的碎片资料为鲁班所得,机器动物的碎片资料流传后被诸葛亮所得,其中有“木牛流马”。有很多人得到了《山海图》的碎片资料,将其整理为《山海经》。
鲁班本来叫公输班,是姬姓公输氏(皇家后代),因为他在鲁国,所以出名以后其他国家的人把他叫鲁班。(齐国、鲁国在山东,所以山东叫齐鲁大地,山东博物馆里有个纪录片,说鲁班造的木马可以走路,套上皮和真马一样。鲁班造的风动力木头飞行器可以在天上飞很长时间。)
鬼谷子熟读史前文明的资料,他知道地球以前曾经统一,人类文明是一个共同体,所以他本人达到了无国界的境界,徒弟们想为谁效力都可以,无论哪一方统一天下都行。只要能为人类文明这个整体着想,替天行道,就好!
韩国的韩非子分析他所收集的史料后,得出天体运行以4560年为一个大循环的结论。地球另一面的玛雅文明也是如此记录,因为这些资料的源头都是一处,那就是圣星文明。(此段开头的韩国为“三家分晋”中的韩国,晋国在春秋末分为赵国、魏国、韩国。)
圣星人精神领袖的发妻元神在几千万年前转世为地球生物,为了找回她。圣星人发明了“寻人器”,可以从38万千米远的月球扫描地球上的生物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了测试“寻人器”的可靠性,圣星人的两位科学家亲自转世为“庄子”夫妻。
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圣星人银针)不哭,反而哈哈大笑:“她(冰魄炎魂)不想和我在地球上玩过家家了。这么早就回去了,解脱了。我还得一个人继续完成测试。”
其他人看到庄子的奇怪表现,问他为什么不哭反笑,于是圣星人庄子给人类好好上了一课,告诉人们,人是不会真正死亡的,在这儿死,必在那儿生。
结合测试结果,“寻人器”虽然作了一些改进,效果还不是很好,精确度不是很高。但是圣帝尊也决定要下凡寻妻了。这时地球东方正处在战国时期,圣帝尊在月球中挑选国家、君主,他要顺便体验《地球创世纪》的资料片《战国群英传》,以更好地引导人类上供精神能量。
地球时间公元前228年的某天,圣帝尊“附体”到了当时凡间最具有潜力的秦王身上,帮秦国统一六国以便人类更好地上供精神能量。
当时中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因为写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在当时闻名于天下,而且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其中有一本书叫《山海经》,只要冠名为“经”的书,都是重要的书!《山海经》之所以能成书并流传下去,离不开那些探索真相的人类。
圣帝尊在秦宫翻看《山海经》时不由感慨万千。自板块剧烈漂移后人类科技大步后退,印刷和纸张都没有了,重要的东西只能口口相传,《山海经》能流传下来实属不易。
吕不韦是一位巨商,因为帮助秦王(圣帝尊的附身)的父亲继承秦国王位,被任为丞相、封为王侯。吕不韦不经意间看到领导翻看《山海经》,因此觉得自己也应该表现表现。吕不韦决定也著书立说。
吕不韦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著书立说,于是悄悄地招了很多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当中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只见里面五花八门: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涉及。
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挑选、归类后综合在一起做成一本书叫《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好几遍。为了精益求精,吕不韦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国都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
吕不韦觉得火候到了,于是把《吕氏春秋》带到皇宫请“秦王”过目、指点。
圣帝尊对吕不韦大加赞赏,但是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比如吕不韦有个疑惑就是《吕氏春秋》中说大禹时天下有1万多个国家,商汤时才有3000个国家,周时只剩下几百个诸侯国。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
圣帝尊给他解释除了大国吃小国的合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大禹时正是四大部洲从盘古大陆分裂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管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1万多个国家,商汤时只可以管理亚洲的3000多个国家,周时由于接手的是反王四起的烂摊子,也就只有中原地区还算不错,其他很偏远、很落后的地区直接就扔出去弃之不顾了,所以周时开始只有三四百个国家。而现在的秦国就更小了,是由十几个小诸侯国慢慢合并的。
吕不韦听完似懂非懂,接着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一直不知道商朝的闻太师远征的北海在哪,因为中原地区的北面并没有海啊!
圣帝尊继续给吕不韦扫盲:北海在亚欧大陆的北面,圣星人称之为“北冰洋”。以步兵为主的大部队从中原到北海行军打仗,光来回路程就要走一年多。后来成吉思汗的蒙古国距离跨度更大,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骑马都要走一年。
吕不韦又问了一个八卦的问题:“那周天子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是怎么回事?”
圣帝尊回答:“西王母就是埃及艳后,瑶池本来叫遥池,因为离中原很遥远。周天子从文王开始至穆王,始终是王,不敢称皇帝。周穆王去东非是为了证实一件事的。因为古籍中记载夏朝禹帝传下秘令,人间从他以后只能有王,不可有帝,除非天上之神再临凡间,附体到人王身上,人类才可再次称皇帝。不尊神令,会有灾难。商纣王再狂也只能是王,哪怕就是两千年后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其领袖也只能自称是国王。”
吕不韦纳闷了,这秦王怎么突然懂这么多呀,吕不韦像不认识似的看着秦王,将其惊为天人。于是他又提了一个最难的问题:“臣闻史书中说女娲娘娘生日那天去火云宫拜见三皇,返回后发现商纣王有错遂致其灭国。据臣所知,三皇曾是人,而人又是女娲所造。那么请陛下分析一下,为什么女娲娘娘过生日,不是别人来拜见自己,反而要出门拜见自己造的人?”心想:如果你知道上古轶事的话,我就真怀疑你不是凡人了。
圣帝尊索性摊牌,详细解释、娓娓道来:三皇是圣星人圣帝尊、冰魄炎魂、银针的附体人身——黄帝、神农、伏羲。女娲则是冰魄炎魂的另一身份,她的雕像在人间接受人类的膜拜,那真是当世少有的雕像。绝美的面容、细长的脖子、披肩的卷发、挺拔的胸脯,纤细优美的腰肢下是一个完美的臀部,双腿十分的修长和笔直,尤其是小腿的曲线是那么的细腻和流畅,赤足如玉般亮白通透。这个从头到脚有一米六零的雕像并没有很暴露,相反,其全身上下几乎被衣饰捂得严严实实,这样更烘托出其超完美身形曲线,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在显示着女人的魅力。
普通人膜拜雕像时大气不敢出、眼不敢直视,头微抬,只存敬畏之心,而纣王不敬上天,竟然对女娲产生邪念。雕像的眼睛里装有监控,那天在女娲生日PARTY时,圣星人从监控里发现纣王举起咸猪手在栩栩如生的雕像身上四处乱摸,嘴里念念有词,唱说“可惜不是真,陪我到宫中……”
气得冰魄炎魂当时就想毁掉纣王的江山,于是想了一条妙计。冰魄炎魂遂不动声色地和圣帝尊提及尽早实施封神之策,以收回法宝和招揽出色的地球生灵为由,导演了一场人类王朝的更迭,顺带收集精神能量。
吕不韦知道这些上下几千年的真实奇闻后表现得很聪明,他在书中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解释,让读者自己领悟。看到吕不韦的表现甚好,圣帝尊答应在合适的时候安排他上天工作。
圣帝尊把天上、天下的事务部署妥当后,下令让圣星人暗中帮助秦军平灭六国,圣星人也可以从交战双方收集精神能量。圣帝尊给秦国战略定为远交近攻,战术上采取闪电战,强大的国力加正确的战略,秦每隔两三年就灭一国,打服一个再打一个,必须打服,打服了,也就压榨出最后一滴精神能量了!
公元前230年,秦灭实力最弱的韩国。
公元前228年,灭赵国。赵国国力在之前的长平之战中消耗了不少,秦国又用离间计把名将李牧除掉,所以赵国也很容易就被灭了。
公元前225年,灭魏国。韩、赵、魏由以前的晋国分裂而来,魏国继承了晋国过半的国力,本来在战国前期很强,但是由于被各国包围着,四面受敌,经常有摩擦导致战争消耗,所以魏国在战国后期就不行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护城河深。秦国采用水攻才将其拿下。
公元前223年,灭面积最大的楚国。由于版图大,所以楚国军力分散,没等集中起来就被攻占都城,楚国灭亡以后,一部分不甘心被秦统治的楚军漂洋过海,来到朝鲜半岛的南边,占领后建立政权,后来统一朝鲜半岛南部,屈原为楚国人,所以朝鲜半岛南部也过和屈原有关的端午节,也异地重名建了一些城市和地名:汉阳、丹阳、襄阳、江陵、汉江等。
公元前222年,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灭齐国,这是经济强国,最有钱,可以在中原统一后有最佳补充。
战时,圣帝尊就下令军队后勤建造高效的运输系统,就是秦直道。后来不断完善推行至所有占领区,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日行六百里的“铁路”系统,可以高效率的管理国家。
“铁路”系统用质地坚硬的防腐处理的木材铺设作轨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枕木之间填充平整,枕木之间的距离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只有到了专门的车站才能停下来,然后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
在圣帝尊的努力下,不但车同轨(全国的道路和车用一个标准),而且实现了其他行业的标准化,比如在工业方面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所有的设备和武器制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比如武器坏了,随时随地能找到配件安装使用。
即便如上所述一般圣帝尊尽心管理,但还是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要分兵驻守各国是不可能的,那会被各个击破。增加军队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承受不起巨大、高昂的军费开支,那么多人马要吃饭的呀。战争早期可以实行以战养战,军队到各国抢粮食吃,抢到什么,就吃什么。但都占领了,都是自己的了,就不能那样了。而且也基本百废待兴,各国已经没什么供养力了。
那就铸造不吃不喝的兵马俑吧,于是圣星人的铸造科技传授下来,兵马俑的盔甲都十分精细逼真,每个兵马俑的面貌和表情都是独一无二的,看上去和真人几乎没什么两样,放到各国城楼上站岗足以做到以假乱真。
圣帝尊下令烧制大量兵马俑,因为圣帝尊为了给月球中的圣星人提供精神能量,已经下令修建长城了,兵马俑还要做驻守长城之用,所以需要数以万计的兵马俑。修长城是圣星人主持的,当然也有外星科技,只是不提供超前的科技了,只提供适合当时的科技。
烧制好的兵马俑就地放入挖土时所产生的坑洞中,这样一边挖土一边烧制兵马俑,最终兵马俑布满了巨型坑洞,等长城修好了就要运走派上用场。
公元前221年称帝大典后,圣帝尊向中原人类重新开放“皇帝”的冠名权(在此前的夏商周只有王没有帝),“秦始皇”诞生了。一天,“秦始皇”召集诸臣开会讨论。讨论什么内容?当时六国刚经历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民间有好多五花八门的书,质量参差不齐,国家统一后这些书的流传速度更快了、流传范围更广了。好比后来网络时代网上信息很多很乱,容易让一些不会分辨事非的人产生幻觉,对人的精神会有不好的影响。
《山海经》是本好书,可以让人了解地球,但《奇门遁甲》这类书中涉及到不适合当时人类社会的高科技,如果人类掌控不了,到了坏人手里就容易出事。像鲁班一样个人动手做点书中的全自动机器人玩具没什么大碍,就像木牛流马传到后世也只是运输工具,但是批量地做一些攻城武器,尤其是瞎读天书乱念咒语动动嘴皮就能打胜仗那是不允许的。书中有些咒语类似于呼叫圣星人的空中支援,凡人称之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还有些书,有反动言论,更不适合老百姓看。所以在大秦帝国建立初期,老百姓只能有一个信仰,如果信仰多了就会乱,就会出神经病,所以高层要严格审核哪些书可以让普通老百姓看,哪些不可以看。在这之前,要想个办法先不要让老百姓接触书。
有一个叫李斯的大臣平时很会察言观色,他启奏道:“现在天下统一,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制造业标准,每一件都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吾皇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主!臣认为,还有一事需要统一,那就是思想。”李斯甚至给圣帝尊出主意,如果有人不愿意统一思想,那就用比较直接的方法:“焚书坑儒”。当时的社会制度能力有限,确实没有更好的制约方法了,太开放就会太乱。圣帝尊觉得需要考虑考虑,没有马上采用。
就在圣帝尊考虑的时候,他收到月球上传来的好消息,最新改进的寻人器可以精确定位于方圆1千米范围,比从前方圆10千米的范围提高不少,急于找寻发妻分身的圣帝尊来不及和吕不韦打招呼就先回月球了。
圣帝尊下凡的这段时期,所做的事,就看真正的秦始皇可不可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了。
圣帝尊的元神离开后,真正的秦始皇的意识恢复了,他从圣星人给他安排的美梦中醒来,这个梦和现实衔接得太好了,毫无察觉的秦始皇重新掌握了属于自己的身体。
因为圣帝尊回月球时走得比较匆忙,以至于真的秦始皇回体以后,吕不韦还以为圣帝尊仍在,言谈中引起了秦始皇疑心……
秦始皇终于知道了世上真有长生不老的神仙以圣星人的形式存在于月球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样获得长生不老,所以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无人能及。
吕不韦无法提供满意的答案给秦始皇,只好自杀,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死去,只是上船了,圣星人帮他换了个身体后到月球飞船里工作了。
正逢新春,为了吸引圣星人的注意,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举办了天下第一届元宵节。咸阳城连续三天三夜灯火辉煌,从月球上看去,地球其他地方都是一片黑暗,唯独中原地区上有个小亮点吸引着圣星人的目光。
圣星人在梦中给秦皇下令,建造一座黄帝的衣冠冢以示诚心。
秦皇照办,驱使民夫建造黄帝陵,圣星人则顺便收集精神能量。黄帝陵峻工后,圣星人收集的精神能量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需要在中原建立一个收集精神能量向月球转发的建筑,于是地球上的秦始皇得到了圣帝尊所赐的改进后的陵墓图纸,让秦始皇给他自己建造陵墓,他可以像埃及的法老一样做到尸体永不腐朽、死有所安,毕竟“自古人皇谁无死”。(后来人类科学家果然探测到秦始皇陵墓位于夯土下方最深处有一个巨大的倒三角金字塔结构)
秦皇为了窥探圣星人的长生不老转世科技,听从了李斯的建议,颁布法令让民间交出所有的奇书异志。当时主要是方士(西方叫术士)掌握着圣星人的高科技资料,但是大部分方士没有把高科技用在正道上。甚至还有很多方士欺骗过秦始皇,其中一个叫徐福的方士做得最过份,他说要去海中的仙岛采仙草给秦始皇炼制长生不老药,愣是把三千童男童女拐到日本,日本的文明就是这些人带过去的。
秦始皇得知徐福骗了自己,一下子就火了,迁怒于其他的方士,因此就有了“焚书坑儒”事件,其实主要是灭方士,因为也牵连了一些儒士,后来儒家把秦始皇描黑了。(几乎在秦始皇的同一时代,地球西方的亚里山大图书馆也被烧毁,所有上古资料全没有了)
民愤闹大以后,天下太平的景象自元宵节后仅持续了不到半年就出现了问题。中原大地四处出现了农民军起义,以陈胜、吴广为首,八方响应号召。
秦始皇一边驱动工匠和民夫按圣星人的要求造陵墓,一边手忙脚乱地应对农民军起义,同时还大范围寻找能给他和圣星人牵线搭桥的中间人。秦始皇的要求终于传到了月球,他不想死,他想长生不老,这位人间第一始皇帝在其他圣星人看来是“无知者无畏”。
有道是“久别胜新婚”。刚刚找回妻子的圣帝尊正处在心情高兴的阶段,为了还秦始皇借躯之情,同时为了不中断建长城和修皇陵影响收集精神能量,于是下令让圣星人帮助秦始皇,用高科技手段对陈胜和吴广的人类军队从内部思想上进行了瓦解,暂缓了大秦王朝的崩溃。
毕竟多一个统一强大的人类王朝对圣星人的精神能量的获取是有好处的,仅那几百万人修建长城就让圣星人收集不少精神能量,几千年来唯一的一次超过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所产生的精神能量。
这天,建长城和修皇陵都接近了竣工验收阶段,秦始皇又提要求要长生。圣帝尊出现在秦皇梦中问:“你说一下长生不老的意义何在?”秦始皇想想后宫佳丽,他说长生就是为了永远享乐。圣帝尊继续道:“你的思维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成不了神的,还需要在轮回中继续领悟。”于是秦始皇进入了轮回。
秦始皇本人为了成仙胡乱折腾,导致民众不满,在他死后天下又开始大乱,看着地球东方一派乱糟糟的景象,圣星人准备在地球的东方扶持一个新的人类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