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安南国,他们和中国的的关系那真不是一般的复杂。
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开始,越南便开始处于中国统治之下,中国文化开始大量输入。
秦末,中国内乱,南海郡尉赵佗割据当地。
中国史书记载他迅速扩张势力,“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成立南越国。
可以说,越南国最开始是由中国人建立了。
南越国对中原的西汉王朝入贡受封,对内实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在越北地区,“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真二郡人”,设立官署以作统治。
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成为汉朝领土。汉朝实行直辖统治,设立“交趾刺史”(后又改为交州),辖境横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的北、中部。位于越南北、中部的交趾(交趾又作交阯,在今河内一带)、九真(今清化省、乂安省一带)、日南(今广平省、广南省一带)三郡便属于它的管治范围。
建武年间,交趾郡辖下的一位女姓雒将(雒越人领袖)征侧被太守苏定“以法”惩治,征侧不服,乃于公元40年,与其妹征贰起事反抗,史称“二征起义”,一度攻下交趾、九真、日南等地六十五城。东汉朝廷派大将马援率军镇压,最终在43年歼灭征氏姊妹,事件遂平。
公元43年,东汉大将马援重新平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后,在当地推行新措施,包括修治城郭,整顿水利,又向朝廷报告越律及汉律抵触之处,然后跟越人“申明旧制”,骆越人从此遵行马援的措施。相传马援在交趾“立铜柱”,成为当时的“汉之极界”。
公元2世纪,日南郡常有“象林蛮夷”起事,对抗汉朝政府,现代学者认为,这些蛮夷起兵事件,象征著林邑国(即占城国)的建立。
中国在东汉晚期出现州郡割据的局面,交趾太守士燮亦于187年至226年长期控制交州全境,而九真、合浦、南海等郡的长官职务都由士氏兄弟出任。
东吴势力崛起后,士燮于211年投附,名义上隶属孙氏,实质仍操有自主权。226年士燮死后,吴主孙权打算削弱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势力,遭士燮之子士徽等人反抗,吴将吕岱遂设计诱杀士徽兄弟,夺得交州控制权。
263年,曹魏出兵占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265年,司马氏代魏,成立西晋,继续管治交州三郡。
南梁时期,因交州刺史萧咨为政苛暴,引起当地人士李贲的不满及起兵,据有交州,于544年称帝,改年号为“天德”,越南后世称李贲为“李南帝”,其政权为“前李朝”。
南梁朝廷于545年派陈霸先率军镇压,击败李贲,李贲终在549年被部下所杀。
中国正史又提到,李贲败死后,其兄李天宝逃到九真继续抗争,最终亦被陈霸先歼灭。
而根据越南史家的描述,前李朝在李贲死后,其部下赵越王、兄长李天宝、族人李佛子等仍继续领导。
公元602年,即中国隋文帝仁寿二年,交州有李佛子称兵割据,隋廷派刘方征讨,李佛子惧而请降,越南又归于中国统治之下。
到隋朝亡后,唐朝重新崛起,消灭南方的萧铣势力,越南便入于唐。唐朝政府对越南地区的行政建置数有变更,例如有“安南都护府”、“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
然而唐室治下的越南亦常常出现乱事。当地民众曾发动数起大型叛变,如722年的梅叔鸾起事、791年的布盖大王冯兴起事等等,最终为唐室所平。
唐朝衰亡时,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静海军节度使一职,与中国岭南的南汉政权相争。
930年南汉灭曲氏,但交州本地将领杨廷艺等仍争夺自主权。
938年,廷艺旧将吴权控制当地,南汉出兵讨伐,吴权在白藤江植入大桩,待潮涨时引南汉军船来到,此时潮水退却,南汉军船因碰到大桩而搁浅,吴权乘机派舟师击败南汉军队。
战后,吴权自立为王,建立吴朝。吴权的胜利及建政,在越南独立进程中具重要意义,后世越南史家评道:“我越之正统,庶几乎复续矣。”
这次战役让越南得到了独立,其后越南进入封建时期,经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各朝的发展。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与陈朝政府互派使节通好,明廷册封陈日煃(即陈裕宗)为“安南国王”,双方建立宗藩关系。
明太祖将安南国列入“不征之国”,以求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公元1400年,黎季犛夺得皇位后,恢复祖先的胡姓,自称中国虞舜之后,改国号为“大虞”,史称胡朝。
公元1402年,胡朝出兵入侵南邻占城国,迫使占城政府割让占洞、古垒两州,胡朝遂把领土推进到今广南省、广义省地区。
占城不满,乃于次年(1403年,开大元年)遣使节到明朝投诉,明成祖得悉后大加注意,并派人谴责胡朝政府。
胡朝谋求与明朝交好,皇帝胡季犛于1403年以前朝陈朝外孙的名义获明朝封为“安南国王”,但后来的连串事件使胡明双方关系转坏。
胡朝开始不断的在大明边界搞摩擦,明朝指控胡朝侵犯明朝的思明府、禄州、西平州、水平寨等地,但胡朝政府却置之不顾。
此外,有陈朝遗臣入明控诉胡氏,1404年,陈朝旧臣裴伯耆到明廷,说出胡季犛夺权及打压异己的实情,要求明廷出兵“擒灭”胡氏;后又有人自称陈朝宗室子孙陈天平(又作陈添平),向明帝奏言胡朝夺取陈氏政权,又说胡氏“欲抗衡上国(指明朝)”。
明成祖为此遣使到越责问,胡朝只好派人到明谢罪,并提出迎接陈天平回国。
1406年,明朝派军五千护送陈天平返国,然而胡季犛在边境截杀,擒杀陈天平。
明朝随即派大军南下,在1407年接连攻陷东都(即升龙)、咸子关(在兴安省)等地,直逼国都清化府西都城,胡氏父子出逃,最终被明军擒获,胡朝灭亡,越南国土被明朝吞并。
在明军攻灭胡朝之际,越南民众向明人要求实行直辖统治。
《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诏遍求陈氏子孙立为国王。官吏耆老人等累称为黎氏(指胡氏父子)灭尽,无可继承陈后,请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
明朝政府乃在越南设立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改地名为“交址”(又作交趾、交阯),进行统治。
后世历史学者称越南这一时期为属明时期。
明朝占领后不久,便有陈朝后人陈頠在谟渡(属宁平省)起事,自称“简定皇帝”(1407─1409年在位),改元兴庆,意图恢复陈氏王朝,史称其势力为后陈朝(1407─1413年)。
不久因作战失利,逃入乂安继续抵抗。1409年(兴庆三年、重光元年),另一位陈氏后人陈季扩被陈朝遗臣拥立为帝,改元重光(史称重光帝,1409─1413年在位),袭获陈頠,尊之为太上皇以共同抗明。
明朝调军增援,先擒陈頠,后于1413年(重光五年)攻破乂安,陈季扩逃至化州,最终被明军俘获,后陈朝灭亡。
1418年,清化蓝山豪族黎利自称“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称“蓝山起义”,与明军争持数年后,黎利采行“先取茶隆(在今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策略,先控制越南中、北部地区。
黎利军渐渐取得优势,在1426年崒洞之役(崒洞又作陈皓(黎利拥立的傀儡君主)为“安南国王”,恢复独立自主。
可以说安南人对大明人并没什么感情,甚至一直以来,对汉人都是很排斥的。
对于安南这样的国家,余天佑很清楚,他们不可能像苏禄国和揉佛国那样亲近大明,对待他们,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只有一个字:打。
本来在余天佑的计划里,至少在最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并不想去招惹安南,毕竟他的战略方向是北上抗清。
但这伙海盗敢在大明远征军的地盘行凶,余天佑是绝不能容忍的,他绝不允许在自己的管辖之地出现海盗。
如果这支海盗真来自安南,就算惊动安南军队,他也不惜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