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娇撒痴,贤良淑德,抑或是梨花待雨。
还没等王润比较出这几套法子的优劣,便听慈娘说平郎已经醒了。
王润习惯在儿子刚醒的时候哄他,此时听说儿子醒了,也顾不得别的,只好先放下琐事,让慈娘抱来儿子哄着。
小平郎刚睡醒,还有些睡眼惺忪。孩子刚醒都要哭,平郎也不例外,犹带了泪的乌溜溜的眼睛映出自己的愁容,王润不由呆住了。
小平郎似乎是饿了,扁扁嘴便要哭,慈娘忙道:“王妃,小世子想是饿了,让奴带他去喂奶吧!”王润答应了,看儿子被奶娘抱去喂奶,却仍是坐在榻上一动不动。
李治进来时便看到这幅画面,妻子坐在窗前的榻上,优美的侧脸显出绝美的弧度,眼角眉梢俱是未曾掩去的愁意。
李治忙挥手不叫人告诉王润,悄悄儿走到她身边,王润吃了一惊,回头见是他,似松了一口气,忙道:“王爷回来了,我竟不知道。”说罢转过头去,不让李治看她的脸,却哪里来得及,李治早已看了个明白,那红红的眼圈儿,盈盈的泪珠欲坠不坠挂在眼角……
说不出的可怜。
虽然李治在王润怀孕时见她哭过,可哪曾见过这样哭法,只觉竟比嚎啕大哭还要更让人撕心裂肺。
李治正要说话,却见王润笑道:“王爷大喜了,我听说圣人钦赐了萧家小娘子与王爷为侧妃,这可是大喜事,咱们府里也太冷清了,我正欢喜呢,日后可好有人作伴了。”啊呸!
李治听了这话,却不由更加惴惴,道:“润娘,你别生气……”
王润挑挑眉,道:“我生气什么,我有什么好生气的,这可是大喜事!王爷难道不欢喜么?宫里见过萧家小娘子的人都说那是个大美人。王爷艳福不浅啊!”
贤良淑德果然不太适合她,三两句就漏了馅了。
李治却是放了心,见妻子这样不由笑了,作势闻了闻,疑道:“哪里来的酸味,竟让人酸地受不了,别是谁打翻了醋坛子了吧?”心中却对妻子这样甚是得意,脸上的笑越发大了。
王润被他笑得心头火起,憋屈了许久的熊熊烈火如何压得住,一不做,二不休,梨花带雨、贤良淑德都不用了,起身坐起,顾不得李治惊讶的眼神,一把将他压倒,跨坐在他腿上,揪起他的衣襟,喝道:“你还笑!”
方才还娇滴滴的带泪梨花,如今却是变成的彪悍的喷火美人,如何不让人惊讶。好在此时房中早已没人,众人怕殃及池鱼,皆退了出去,也就无人看见。
看见李治惊讶的眼神,王润想要收敛已经来不及了,脸上羞得通红,却听李治道:“我也是今日才知道这事,阿爷阿娘事情并未告知于我。”
王润听他这般云淡风轻的话,心中更是火大,难不成你早知道了还能抗旨不成,遂冷冷一笑,道:“王爷事前晓不晓得又有何干?横竖那萧家小娘子是钦赐的,日后入了府,再与王爷生个一男半女,咱们平郎就有伴儿了。”说着,眼圈又红了。
李治听了这话,想到方才听到的有关萧小娘子的事情,心里却是膈应地厉害,只是看妻子嘴儿嘟地老高,眼圈红红的样子,早没了方才盛怒的模样,别有一番风情,忙道:“胡说,你是正,她是侧,谁能越过你去?况且府里的事皆是你做主,我何时问过你半句?从前是这样,如今这样,以后也是这样。”
王润听了这话,斜睨他一眼,道:“这话可是当真?”
李治被她如丝媚眼一挑,心里早酥了半边,何况如今男上女下的位置,他仰卧于榻上,王润刚好坐在他大腿上,那物与娇妻只隔了几层纱,说话行动见难免磨蹭,李治便被磨出了火来。兼之从下往上看妻子的俏脸,起伏不定的胸部,因方才抓他衣襟而拉扯后露出的雪白的颈子,李治便不安分起来,双手抚上妻子的翘臀纤腰。
王润发现时已是晚了,忙起身欲逃,李治一个不慎,竟被她溜了出去,起身欲追,谁想那里起了个帐篷,若是追去,妻子早已跑到了室外,外头一堆的下人伺候着,自己这个样子,岂不被笑死?万不能丢这个脸了,只恨得咬牙切齿,半起身,道:“你哪里去!?”
王润面如桃花,眼含春水,也是有些动情,却是一溜烟跑到门口上,对着他笑道:“我看平郎去。”
李治道:“平郎去吃奶了,有甚好看的?等他吃好了再去不成,你郎君这会子才饿地狠了,你还不回来伺候!?”
那声音不小,外面伺候的人都听见了,王润羞得连脖子都红了,啐了他一口,道:“没脸没皮的,谁爱伺候你去,你呆着吧,等那萧家小娘子来了,再好好伺候你。”
说着也不管他,只去了,直恨得李治在榻上恨声不已。
王润出了房门,却见众人都在外等候着,脸上皆有些红,看见她出来,忙躬身道:“王妃。”
王润抚了抚鬓角,脸上带着计谋成功的笑意,对袁十娘道:“赏赵得福二十两金子,悄悄儿的。”
袁十娘眼前一亮,便知事已成了,笑道:“诺,奴知道了。”
王润便笑眯眯得看儿子去。
只是有句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又有“报应不到,时候未到”。到了晚间,王润再三拖拖拉拉不肯进房,最后被等得不耐烦的李治给一把抱起进房给就地正法了。
今日李治被撂了许久,白日里到底是想着自己理亏,因着个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萧小娘子,得罪了妻子,给她个脸面消消火儿,也就罢了。到了晚上,却是压不住了,就着今日新发现的“体位”,颠鸾倒凤,好不快活,直闹到三更上方才罢了。
不说那边晋王夫妇如何闹腾并恩爱,且说这边东宫的婚事便开始筹备开来。
原太子妃苏氏丧满不足一年,本该再等等的。只是皇家的事,谁敢置喙?李承乾对苏氏本就没什么感情,哪里还会想着给她守一年?在他眼里,称心的死她也有些干系的。说句不好听的,好在苏氏是死了,若是还活着,指不定怎么受揉搓呢!
且他心急成事,只说想早些成婚,早日诞下嫡嗣子,以免阿爷阿娘忧心,这便让圣人皇后欣喜不已。
有什么比儿子浪子回头还要来得重要呢?
故虽然私下有些议论,圣人也只作不知,欲要早些与儿子再娶一位老婆,早日抱上嫡子的长孙。
还是魏征奏了一本,言太子为天下表率,理应遵礼,已故太子妃苏氏丧满未足一年,太子岂可不顾夫义?圣人听后,甚是恼火,如此争执不休。
还是长孙皇后的主意,慢慢行六礼,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道道皆郑重来办,这样算下来,到了亲迎礼的时候,也差不多过了原太子妃苏氏的周年了。这样圣人太子,乃至众大臣皆无话可说。长安城再一次沉浸在太子殿下成亲时的喜悦热闹之中。
只是其中有一家人,最是伤心气愤。这个便是苏家。
照理说苏家是原太子妃的娘家,但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太子前番的事出得蹊跷,太子妃也死得有几分不清楚,看圣人皇后对苏家的待遇就知道了。此时男子即便续娶,也不会冷落原配娘家至此。但凡有点礼数的人家,都要通知一下原配的娘家,告知一声,呐,你家女儿命薄,可我还年轻啊,没办法,我又要娶妻了,但我不会忘了你家的女儿我的原配的……云云。更有甚者,这续娶的和原配家关系还得维持起来。1
但自从原太子妃苏氏死后,然后东宫又要续娶,侯家的小娘子成了新的太子妃。全长安乃至全天下的目光都落在了侯家,巴结奉承送礼,侯家有多热闹,苏家就有多惨淡。
若不是为了太子的颜面,显得他未忘了原配,只怕苏氏的周年都要被人给遗忘了。
但是在如此“普天同庆”的时候,去办前太子妃的周年祭,这是多么扫兴的事?苏家的人从中看出宫中的敷衍与冷漠,越发觉得心寒。
且侯氏之礼仪隆重,丝毫不逊色于苏氏出嫁之时。——这继室不如原配之说,盖然无存。
却乃因人走茶凉,从来千古不变。
苏家的郎君们倒也罢了,苏夫人却是疼女儿之人。好好的一个女儿嫁出去没几年就没了,这也就算了,到如今,这皇太子妃奢华隆重,无与伦比的成亲礼竟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出现,女婿对女儿也是一点旧情也无,周年祭上也是草草了事,怎么不叫人气愤?
可有甚办法,谁叫女儿嫁的是皇家,女婿的父母便是天下最大的主,还指望他们替她女儿伸冤不成?这真是有冤都无处诉去。
这苏夫人郁结于心,怒火难抒,便病了。可此时长安城中人人议的都是太子大婚的事,哪个会在乎前太子妃的娘家母亲生病这样的小事?
倒是王润偶然打发人去太医院取药时知道了。想到从前苏氏,着实是个端正之人,便打发袁十娘亲自去看。一时回来,看袁十娘眼圈儿红红的,道:“那府里忒冷清了,一个上门的人也不没有。看到奴去,苏夫人又惊又喜,实在可怜。”
王润悯然,却唯叹息而已,侯也时常打发人去送些药材吃食等物,略尽些心罢了。此却是后话了。
其后不久,太子娶妻,陈国公兼兵部尚书嫁女,长安不夜天,如火如荼,热闹非凡。足够长安百姓津津乐道三个月有余。
次日一早,众王妃公主在立政殿见到了新任太子妃。
侯氏随李承乾进来的时候,王润听到身旁的阎氏“咦”了一声。王润当然知道她在奇怪什么。
这个侯氏真的生得不怎么样。
此时李唐皇室的男女的品貌质量都是不错的。李二陛下便是英武伟岸的,长孙皇后生得也是不错,他们生出的孩子外貌都甚佳,至于后宫所出的皇子公主们,没有个漂亮的脸蛋儿,他们的妈能进后宫吗?而他们娶的妻室自然也是外貌不俗的。
所以当侯氏进门的时候,才有那么大的反响。侯氏真的只能勉强说的上是清秀。
而她的这份清秀在皇室一众人中,就特别显出来了。——有点鸡立鹤群的模样。——尤其是见礼时与王润站在一块儿,倒像是主仆了。
好在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没有谁会说出来。
而接下来是给圣人皇后行礼,侯氏也是有些紧张失态。
阎氏便“啧啧”了两声,悄声在王润耳边道:“你瞧瞧,真是一个不如一个,这个连前头的一半都比不上呢!”
王润却是油盐不进,只笑道:“今儿是头一日呢,四嫂当初见阿翁阿家时难道不紧张?我可慌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阎氏听了,笑了一声,这个九弟妹是个滑头,自己还是别想从她手里讨得好来。又看新太子妃,眼中带着惊慌,时不时看向太子,想来是十分依赖于他。又暗叹了声:“她倒是个有福的。”
新太子妃虽然略有失态,但太子殿下却是颇为维护,让圣人皇后很是满意。侯氏的紧张失态也就不这么要紧了。
而后便是各人上来与新太子妃见礼——她虽是新妇,但既是尊又是长,自然是只有众人与她行礼的。太子全程陪伴,做足了好丈夫的样子。
但看在一些知情人眼中,不免让人奇怪了些。
太子是不是受刺激太大了?前不久还为个小郎要死要活,甚至顶撞圣人皇后,连原配死了都没有一丝伤心的,这会子居然还会护着新妇说话了?
而且左看右看,这个侯氏不如苏氏多矣。
难不成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刚好这个侯氏正好是太子李承乾的最爱?
不管外界怎么看,世人怎么想,新太子妃侯氏已是入主东宫了。尽管听说她管家的手段并不好,时常有纰漏,但圣人皇后似乎颇为爱屋及乌,对她也颇为宽恕,太子也甚是安分,所行的几项政策都让圣人十分满意。
皇室的生活竟是异常地平静起来。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全本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