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推荐票。
还没进老太太的养颐堂,远远就见周琳琅没精打彩的跪在院门口,冯氏暗暗解气。
小家雀真当翅膀硬了,家里就没管儿了是不是?虽说老爷不欲和她计较,自己这个继母不好和她计较,可家里还有老太太呢,那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
要说周琳琅如果安安分分的,这府里不也差她一个,偏生她就是个扫帚星,老太太又最迷信,不怪她总拿周琳琅发作了,哪怕丁点儿小事,落到别的姑娘身上,也就是不痛不痒的训斥几句,可落到周琳琅身上,就没有一次不是小题大做的。
只能说是她自己活该。
冯氏不欲让人说她火上浇油,走到周琳琅身边,见她只敷衍的朝自己行了个礼,也没挑她的词,只道:“三姑娘人大心大,怕是这府里除了老夫人,就没人能镇吓住你了吧?我是个没本事的,也没指望着你对我有多恭敬,可起码相安无事总是好的,希望三姑娘能明白什么叫吃一堑长一智。”
周琳琅懒洋洋抬眼,不涂而朱的樱唇微微一翘,嗤笑道:“母亲怕是要失望了,我周琳琅从来就不是个识时务的人。”
这话一点儿不错。
周琳琅但凡肯识时务,怕是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按说周琳琅命不错,父亲是三品大员,她又是正室嫡出,底下还有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按不按剧本走,都是妥妥的白富美,将来便是不嫁皇帝王爷,嫁给哪家世子、将军,也是妥妥的完美人生。
可惜,周琳琅运气不大好,而且不是一般的不好,坏到简直让人发指的地步。
自幼丧母不说,还不得父亲欢心,最让人吃不消的,她可是满京城人尽皆知的扫帚星。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是真能杀死人的,何况这流言还不只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有据。
周琳琅都佩服这位本尊,她小小的身体里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就像剧毒,谁沾上谁倒霉,无一幸免。当然这是从世人的角度看,可从周琳琅的角度看,她觉得本尊实在是倒霉透顶,她所有的害人害己的行为,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巧合。
周琳琅两岁时,母亲容氏再度怀孕,七个月时,容氏在花园散步,周琳琅手里拿着蚯蚓,兴冲冲来请母亲欣赏,容氏受到惊吓,母女撞到一起,当场就见了红。
这一跤摔得结实,容氏早产,生下不足月的周玉琛。
若不是容老夫人爱女心切,逼着容老太爷请了太医,只怕要母子俱亡。可饶是如此,容氏身体受损,周玉琛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病秧子,以至于长到十二岁,还像个七、八岁的娃娃,面色苍白,身形细弱,典型的男版林黛玉,风一吹都能把他吹个跟头。
本尊是不是对此深感抱歉,周琳琅不知道,但要她说,那会儿的本尊也不过是个两岁的孩子,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里看什么都是有生命的,和她自己一样,是不分美丑和善恶的,拿蚯蚓的本意并非是故意吓人,只不过是想要和母亲分享她的喜悦而已。
撞倒容氏,容氏早产,绝非周琳琅之愿,可事情就是发生了,她便成了背负沉重罪恶的替罪羊。
若是她此生只有这一件罪孽倒罢了,偏偏周琳琅五岁时,周玉琛三岁,偶然一次的争执,谁也不让谁,周琳琅力过猛,将周玉琛带倒,好巧不巧,头磕到桌角,害得周玉琛额头磕了个一寸来长血淋淋的口子。
母亲容氏当场晕厥,转天就撒手人寰。
在周琳琅看来,这也不是一场精心谋划的蓄意谋杀。
五岁的小娃娃,再懂事又能懂多少?小孩子打架动手是很寻常的事,至于说周玉琛摔伤了头,那纯粹是偶然意外。
只能说容氏太脆弱,见了儿子头上的血,连惊带吓便丢了命。
周琳琅固然并不全然无辜,可她也受到了惩罚,被周扔到祠堂里关了三天三夜,回来就发烧说胡话,受了不小的惊吓。
之后周另娶继母冯氏,明面对她们姐弟呵护倍至,暗地里挑唆、欺侮,一时气急,年幼的琳琅愤然推了冯氏一把。
那一年周琳琅八岁。
原本不过是小孩子没轻没重、小惩大戒的事,可惜不幸的是,周琳琅点儿太背,好巧不巧赶上冯氏有了身孕,尚不足三月,还没诊出来,这一推她小产了。
经此种种,周对她恨之欲其死,将她倒吊起来,用藤杖抽得她死去活来。周琳琅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既无人延医问药,也无人服侍她吃饭喝补汤,一直躺了小半个月,竟然没死,硬生生从鬼门关爬了回来。
打那之后,扫帚星的名号全在周府传了开来,以至于上至周老夫人,下至堂姐堂妹,都看周琳琅像是一只臭老鼠,既怕又嫌恶,恨不能和她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就怕一个不慎,被她的霉气沾上自己也要跟着倒大霉。
周琳琅在周府就是个不引人注目的角度,日子虽然寂寞倒也安生。她十岁那年,冯氏生下嫡次子周玉谨。周玉谨一岁多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的发起高烧,小脸通红,精神萎靡,请了无数郎中,都瞧不出什么毛病来,最危急的时候竟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冯氏哭得几乎要昏死过去,搂着周玉谨痛哭不止。乳母张氏便说可能是撞克着了,想请人替周玉谨叫叫魂。眼风却一直有意无意的落到一边惊惶的周琳琅身上。
周一眼就看见周琳琅,本就有疑心,再问起她曾经和周玉谨在一起玩过,当下不问青红皂白,只说她冲撞着了周玉谨,打了她一顿板子,罚她跪祠堂。
周琳琅不愤,在周早饭中下了泄药。周御前失仪,被御史参奏,陛下将他降职割俸。周丢了这么大人,简直怒不可遏,偏冯氏又献谗言,说周琳琅戾气重,得好好用佛气压压,周一狠心,将年仅十岁的周琳琅送到了城北的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