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张华便乘车前往南山,一到那里,张华就知道肯定不是这里整个南山一代的山脉,全是坡度超过四十度的
青石山,不要说有人家,就连棵树也没有。但张华不死心,连走了几个村子,得到的答复是:这里的周围就没有听说过有姓余的,就连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也大摇其头。这里的村子都是一个村子里有两三个大姓,别说是姓余的,就连姓柳的也没有,看来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南山只是张华想当然的解释。
回去的时候,张华用手机查了一下余姓和柳姓,不说北山没有,就是附近的县里也没有,张华不禁暗骂自己猪脑袋,为啥不早点查一下。那么纸片上的南山是什么意思?是另外还有叫南山的地方,还是指南边的山?张华不得其解。按理说,在那种兵荒马乱的时候,陈家也不应该把家产运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呀!张华一拍额头,错了,方向上就有错误!
回到县城,张华有直接转上去西北方向的车,来到上次修炼的地方,站在那里,面朝南面,目力所及处,一座圆圆的山峰立在南边,离这里大约有五六里。张华拔腿就朝圆山而去。
这座山不高,到时一座青山,山上郁郁葱葱,长满榆树,一条两米宽的土路向山里延伸。张华沿着土路一直向里,随着坡度的增大,路也越来愈窄。走脱树林,张华又往山上爬了一段,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整片树林,树林里根本没有房子,又怎么会有人家,看来又错了,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解释呢?
从陶罐和纸片看,年代已经很久了,那么是不是这个留言的陈远桥根本没死?还是陈中棠已经取走宝藏?也不对,不论那种情况成立,这个纸片都不应该存在了。张华百思不得其解,一屁股坐了下来,掏出一支烟吸了起来。这周围没有村庄,张华所能看到的最近的村子,离这里也有十几里。面对这一片茂密的榆树林,张华苦苦思索,目光一遍又一遍地从树头上掠过。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片树头上,那是一片不同于别处的颜色。那是杨树和柳树。等等,榆树,杨树,柳树,南山之腰,余家之中,杨三柳四,刨根问底。张华反复地念叨着这几句话,忽然灵光一闪,跳下山崖,朝杨柳处跑去。
三棵杨树,四棵柳树,“杨三柳四”!杨三柳四,刨根问底。“我靠,原来是这个意思!”张华终于可以确定,这里就是陈家的藏宝之地。
张华看了看天色,就要天黑了,抽出一直烟,打量着杨树和柳树下面的土地,跟其他地方没有两样。也是,经过这么多年沧海桑田,当初的一切痕迹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湮没了。
天色渐暗,张华从背包里掏出装备,一把八十公分长的短柄铁锹,估计了一下方位,开始向下挖,土地一点也不实,很容
易就挖了下去。大约乡下挖了一米多,只听“咔”的一声,铁锹碰到了硬物,张华打开手电,“一块石头?不对,石头上有明显的人工凿过的痕迹!”张华想起纸片上的一句话:“凡五十槽”,凡这里当一共讲,张华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见过的一种石头物件——石槽!他沿着结合处继续往下挖,终于一个完整的石槽出现在眼前,两条扁铁紧紧地困住两个对扣在一起的石槽,五十槽,这得放多少东西!张华真想打开看看,可他马上就压制了这个念头,不能动,要动就必须全部拿走,否则绝对不能动!
张华平静了一下激烈跳动的心,慢慢把土填回坑内,一边填一边夯实。
这种感觉真的不好,就像一个穷光蛋突然发现一个无主的金库,但如果要拿只能拿一块,不拿就全是他的。可以想象,这
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既兴奋又难受!如果不能全部拿走,那就只能深埋此处。等于守着一座金山讨饭吃。
张华填平了小坑,又砍了几枝树枝做好伪装,出去时,又胡乱挖了几个地方,并且挖出一些药材散乱丢了一些。觉得没有
什么破绽时才离开这里。回到上次修炼的那个旧屋里。张华知道,只要一天不拿走,就一天不会放心,好在这里离村庄远,又
是一片树林,没有人会来这里盖房子什么的。
一夜很快过去了,天刚微微亮时,张华便走出老房子往更远的地方走去。其实张华也是身在局中,当局者迷。参与埋藏这
批财宝的人估计早已化为白骨,而现在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就只有他自己。没有任何人会往那里想的。
张华坐上最早的一班车回到县城,本想再到仙女河一趟,想了想最后还是没去。他想等临走时再去。
最后,张华还是回到家,骑上电动车去找王强,王强刚好不在,六姐接待了他。张华打电话过去,才知道王强正在为度假
村的事情和一些政府单位沟通。王强告诉他,整地进行的很顺利,已经快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