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十几天的时间,阴馆街头的人是越来越多,原本多是老弱的县城到处都是五大三粗的青壮,并州四周的游侠什么乱七八糟的人统统向阴馆赶去。
县城内原本冷清的生意也热闹起来了,街边到处都是卖吃食的叫卖声,有人的地方自然有江湖,自从杨辰发布这条命令以来阴馆每日都发生着大量的冲突,斗殴都在街头随处可见,肾上腺素分泌过剩的北方汉子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
阴馆县衙里,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阴馆杨辰正为此兴奋着。
张辽这时候急匆匆的走过来看着杨辰闲着无事还在发笑,就忍不住提醒杨辰:“子恒,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阴馆,发生的冲突也越来越多了,再这样下去整个县都乱了,你怎么还有心情坐的下去?”
杨辰让张辽先坐下来,然后说道:“文远,我且问你一只战无不胜的军队什么最重要?”
“团结呀,军队里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团结最重要,才能战无不胜!”这个问题张辽想都不用想都知道。
“那我问你,所有的精锐军队里能避免打架斗殴吗?不能吧,只有竞争才会有人上进,所以这件事你就不要担心了,就算这些人再闹,跟我们选兵一点关系都没有,再说我们人也没有那么多去管他们,随便吧!等我们招完兵这些人自会散去。”杨辰对着件事一点儿也不担心,然后就拉着张辽说怎样练兵,装备什么样的武器这些事上面去了。
几天后,也就是杨辰规定的招兵的日子,在早已经搭好的高台上,杨辰站在上当,台下有大大小小的石头。
“在场的所有勇士们,只要通过了下面的考验在阴馆参军,你们就可以分到一头牛作为参军的奖赏,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五百大钱等着你们去领。”
杨辰扯着嗓子把参军丰厚的军饷说了一遍,所有人都一脸期待的看着杨辰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考验。
杨辰接着吼着:“在我下面有五百斤、四百斤的巨石,谁要是搬起石头一柱香的时间就算通过了考验,就可以分一头牛,下面开始吧,牛已经等着你们领走了!”
杨辰的话音一落,顿时下面嘈杂的议论声纷纷响起,紧接着五百军士维持着秩序,场面虽然嘈杂却也不显得混乱,一队接着一队的人接受巨石的考验。
看似很重的巨石,杨辰这样做是深思熟虑的,这个世界武将的实力如此之强,百姓的体质自然好上了不少,只有身负巨力的人,上了战场才不会脱力,将会成为让敌人做噩梦的杀戮利器。
经过几天的筛选,共有两千三百多人成功的抱动五百斤重的巨石一柱香时间,这些人纷纷领得一头牛,杨辰首先兑现了承诺。另外还有五千多人成功抱动了四百斤的巨石一柱香时间,这些人都是上好的兵源,杨辰并不想放弃,可是又没有理由留下他们,更不可能全部编入军队,杨辰为此很是发愁。
“文远呐,如今我正在想如果要是留住这五千多优秀的兵源该怎么办?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下次再募兵可不会这样了!”杨辰现在军营门口,看着里面两千多个个生的虎背熊腰,身负巨力的士兵。
张辽听到后沉思了一下,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劝解道:“子恒,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秋收应对匈奴的报复,兵贵精不贵多,只要把收秋时的危机应对过去就行,其他的都不要再想了。”
“哎呀,对,就这样!”
杨辰好似想到了办法了,双手一拍激动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秋收时得应对匈奴的报复,咱们必须加固城防,我把这五千人留下来加固城防不就行了,这样就没有人给我安什么罪名了,正好咱们县城确实该加固修缮了。”
接下来杨辰又放出消息,通过四百斤测试的人要是留下来加固城防每月管吃管住,另算工钱每月三百钱。消息一出,虽不似参军送牛那么夸张,但也引起了好一阵风波。
不过现实并没有杨辰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五千人中留下的只有三千八百多人,其他的都愿意返乡。
一转眼几天就过去了,张辽负责练兵,修缮城墙的工作落到了杨辰的身上,再加上还得处理县里的政务,杨辰忙的连一个歇脚的功夫都没有,就这样持续了好几天,实在累的不行的杨辰想起了历史上曹操的招贤令,不过他也仅仅是一个小县令,这次他不打算招什么经世之才,只要能帮他处理政务就行。
阴馆城门楼,一张布告贴上去很快引得一群人围观。
“这上面写的什么呀,县令大人又说的啥?有谁识字快站出来念念啊?”
“就是,有啥好事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识字的念一遍呗?”
………………
不识字的百姓围在一起议论纷纷,都想找个识字的人听听是什么消息,百姓就是这样,八卦的很。
这时候一个略显瘦弱、头发一条布带挽起、脸型略微消瘦、看样子像是书生的人艰难的向布告前方挤过去,当看到上面的内容后脸色一喜,然后装作什么都不懂慢慢的退出了人群向城内走去,留下叽叽喳喳议论的人群。
不一会儿功夫,那人来到了县衙,很有礼貌的敲了敲门,在有人的带领下走了进入。
杨辰看着眼前很是邋遢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胡子头发乱糟糟的估计很长时间没有打理了,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却是看出了自信、坚定。
杨辰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一直告诉自己不要以貌取人,历史上曹操因为以貌取人而失去了张松的投效,孙权因为嫌弃庞统丑陋失去了凤雏的助力。
杨辰吩咐下人给这个破军的书生倒了一杯茶,等书生抿了一口口才开口:“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对是错。我想请教的就是这个问题,若是对请说出理由,还有你的治国良策,若是不对,理由,良策。”
书生坐在沉思着,杨辰等待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