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标之言,众人全部登上马车,一同向南京城赶去。
初春季节的天气,仍然还有着一丝清冷,不过万物已经开始复苏,焕发生机。古老的金陵城外,柳树刚刚冒出了新芽,水面初平,草樱争暖,新燕轻啄春泥。
一派生机焕发的场景,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古人常言春游苏堤是一种享受,岂不知金陵城外的春景,一样是美不胜收。众皇子一路畅通无阻,进入了南京城。
经过四年的沉淀,他们虽然都成熟了许多,但还是难免有一丝,天性的童心未泯。如今的中都凤阳虽然也算繁华,但是比起京师,还是差了好多。
一路行来,再次看到热闹的南京大街,繁华的秦淮河两岸,众皇子还是忍不住,下车观赏游玩一番,顺手购买一些新奇的玩意。
直到朱棣实在忍不住,出言提醒大家,要迟到了。太子朱标才算是劝说他们赶紧回宫,以免惹怒了父皇。朱标一向是老好人,不忍心破坏了兄弟们的兴致。
众人进城后,一时玩的兴起,竟然忘记了父皇的旨意。要求午时之前,务必要返回宫中,考教学问与宫廷礼仪之事。这一下,大家是满心的紧张,催促侍卫尽快赶路。
当来到宫门前时,朱标已经是微微有些气喘,不是累的,而是吓得。看来他虽然贵为太子,对这位父亲,也是打心底里敬畏不已。
看到他脸上的紧张,朱棣内心一叹:为君者,若是连这点抗压能力都没有,以后如何执掌天下呀!既然决定了辅佐他,朱棣便放下了心中所有的芥蒂。
只听他淡然开口:“大哥,众位兄弟,我想此事,父皇不至于惩罚我们吧。别忘了,咱们还有母后呢,相信她定会与我等说情”。
提到马皇后,众人的心中瞬间平静下来,他们相信有母后在,定能化险为夷。不过,朱标还是一脸担忧的言道:“四弟,父皇当真不会计较,我等的过失吗?
看着天色,怕是已经快要正午了呀,这考核怕是来不及了,唉!”听到他的话,朱棣向其投去一个放心的眼神:“大哥只管气定神闲便好,难道你忘了父皇的教诲,举动戒其轻”。
朱标也本是聪慧之人,自然理解朱棣话中的意思,微微点头,摆出一副太子应有的威仪。皇宫内院的偏殿之内,等待在此朱元璋早已有些不耐烦。
虽然他也没来多久,但能让他等的人,这普天之下也没几个。可是,偏偏这几个人又是他的儿子,连当朝太子都在此列。
只听朱元璋喝道:“这几个臭小子,准又是玩物丧志,忘了时辰,看他们回来,朕如何惩罚他们。尤其是太子,没有一丝紧迫之感,将来如何让朕放心,把天下交给他?”。
马皇后将宫女端来的茶水,递给朱元璋,微笑开口:“好了,陛下,喝杯茶消消气。孩子们定是有事耽搁,您就别与他们计较了。
太子现在已经够听话了,帮你处理那些公文,奏折也是井井有条。这一点,陛下不是也夸赞过吗?现在诸王都对他信服,就连大臣,武将对太子的评价也是颇高。
将来他若是执掌大权,想必定能使我大明繁荣昌盛,呵呵!”朱元璋听后,故装生气的言道:“慈母多败儿,这几个臭小子,无法无天都是你惯的”。
说完,朱元璋端起茶杯,轻饮起来。马皇后也不反驳,只是淡然一笑,他知道丈夫的气已经去了一半。就在这时,宫门的太监来报:“陛下,皇后娘娘,众位殿下,已在宫门外等候”。
听到奏报,朱元璋放下茶杯,冷哼一声:“臭小子们,还知道回来,让他们进来吧!”听到他的话,太监躬身告退,高声喊道:“众皇子觐见!”。
朱标带领众人,缓步进入殿内,来到近前跪倒:“儿臣叩见父皇,母后,父皇万岁万岁……”朱元璋不耐烦的摆摆手:“行了,行了,平身吧!”。
他脸上的表情虽然没有缓和,不过内心对于朱标的表现,却是惊了一下。因为按他对儿子的理解,这小子现在应该紧张的浑身发抖了。
现在居然不卑不亢,气定神闲,莫非这几年当真脱胎换骨了。朱元璋决定再看看,试探一番。这便是帝皇权术,心口不一。
千万不要以为,他夸你便是要提拔你,说不定下一刻就有牢狱之灾了。朱标将下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和众人再次叩首:“谢父皇,母后”。
起身后,他看了一眼朱棣,发现他微微点头后,心下大定,缓缓上前一步,来到朱元璋二人跟前。只见朱标从衣袖中,取出两个精致的盒子。
这是朱棣给他的东西,他现在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是否好用。朱标将心一横,微笑开口:“父皇,母后,这两件礼物,是儿臣回京途中,特意给挑选的,不知道是否符合二老的心意呀,呵呵!”。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宫女将两个锦盒接住,递给了朱元璋二人。打开锦盒,看到里面的东西,朱元璋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这一下朱标的整颗心,才算是尘埃落定。
他不由得向朱棣投去感激的眼神,马皇后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锦盒,柔声开口:“标儿,以后你们切不可再如此铺张浪费,虽为皇子,也要时刻考虑到民生疾苦,戒奢以俭,为民做表率呀!”。
他的话音刚落,朱元璋便盖上锦盒冷声道:“你们母后说的对,下不为例,知道吗?再说,皇宫里奇珍异宝无数,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作甚?
好了,朕已吩咐御膳房,一起吃个家宴吧!”众人躬身应命,知道总算逃过了一劫,若不然,免不了一番训斥。回宫三天后,朱元璋对他们的考核特别满意,搬下旨意,择日便可前往封地。
不过,在此之前,朱棣还有一事要办,那便是终身大事,和徐妙云完婚。现在,算起来,他已经21岁,二人又早已订婚。俗话说,齐家之后方能治国,平天下嘛!
先请朋友们原谅,关于朱棣新婚的情节,乃是沧海虚构,年代和历史也不太对的上,差了几年。我看了一下,实在不好更改了,见谅啊!以后再写,我会好好查找史料,搞清楚再动笔的,下不为例啊,呵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