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驻荷兰康斯大使在听到广播里面传出荷兰外交大臣约瑟夫.拜特暗示准备为了对抗德意志帝国拉拢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时候,心中马上暗道不好了。
德意志帝国就是猜着法兰西第二帝国上位成为西欧陆地上霸主的。
在康斯大使看来,俾斯麦从1870年莱斯一直都在推进欧洲各国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意志帝国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鼓励法兰西帝国就必须保持跟沙俄帝国、奥匈和德国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当初俾斯麦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了影响,俄奥关系过于亲密以至于撇开德国,或者在争夺巴尔干半岛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在把德俄友谊视为德国外交基石的同时,他还不能够得罪在近东、中亚与俄国尖锐对立的英国。
可是现在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前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英国刺-杀的,但有部分人说是德国刺-杀然后嫁祸给英国的。这里面到底谁是谁非,谁也不知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三世就突然在五月份跟荷兰在巴尔干半岛签署国防互助协议,然后又在十月份宣布两国结盟,共同对奥匈帝国在墨西哥的做法感到关切,甚至还宣布两国分别派兵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墨西哥两岸处进行军演。
十三国集团联军将会参加演习。这不是赤-裸-裸的表示除墨西哥之外的十三个国家都在公开的表示支持墨西哥吗?
所以德国外交基石俄国在德奥同盟建立后选择跟荷兰结盟,德奥同盟为了对付他们,自然选择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跟英国结盟,却是顺势而为之。
在康斯大使这个奥匈帝国大使看来,似乎一切都朝着对奥匈好的方面方向发展。
维也纳传递给他的信息,也是叫他紧盯荷兰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动作,不过维也纳那边传来的信息也不轻不重,显然在英德奥三国结盟后,已经对荷兰这边反击的能力表示怀疑了。甚至康斯大使也认为,荷兰或许在面对英德奥三帝国同盟的时候,心中已经起了胆怯心理。
原本怀着好奇的心理听着的,可是现在听到荷兰准备拉拢法兰西第二的帝国的时候,却是让他大吃一惊。
奥匈拉拢德国做后盾,自以为可以用德国来应对拉美那些所谓的十三国联盟成员。荷兰于是拉拢沙俄帝国来对付德奥同盟。
德奥同盟又拉拢沙俄帝国的死敌英国,原本以为占尽上风,可是现在看来,荷兰又出奇招的,拉拢德意志帝国的敌人法兰西帝国加入。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德国的加入,让奥匈帝国变得越来越难已掌握局势的发展了。
“不过,或许维也纳正想学习当年俾斯麦利用奥地利帝国打丹麦的契机,消耗柏林势力,然后维也纳重新上位也说不定,毕竟现在我们的奥匈帝国比起德意志帝国来说,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不过,荷兰真的能够拉拢到法国吗?”
不只是康斯大使一个人这么想,其实各国驻荷兰大使,都在想着这个拉拢的结果能否成真的问题。
在暹罗王国驻荷兰大使馆那边,却是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于是快速的把这个消息传回曼谷,毕竟如果荷兰拉拢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话,那么曼谷现在被英国在西部殖民地缅甸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在东部的南北越已经占领暹罗王国的东部老挝和柬埔寨包围着,法兰西第二帝国成功被拉拢的代价,会不会是荷兰放弃对暹罗王国的绝对支持抗法,又或者是有条件的,支持法兰西现在占领暹罗王国的南老挝和东柬埔寨?
这些都必须得告诉暹罗国王朱拉隆功陛下。
不过目前荷兰并没有做出任何有损荷兰和暹罗关系的事情出来,倒也可以预防为主。
这是暹罗王国大使馆的担忧。
而沙俄帝国那边,倒是风平浪静的额,甚至还隐隐的有些笑声传出,显然,沙俄帝国觉得拉拢法国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不少其他国家的人探子在看到沙俄的态度后,甚至觉得这会不会是荷俄商议的结果。
简单点,或许法俄欧洲陆地结盟,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威吓力呢?毕竟荷兰还在西欧北端,荷兰还有北欧联盟瑞典、丹麦、西班牙呢?
这么一想,倒是令所有人都心颤抖了。
“如果真是拉拢到法兰西第二帝国,那么过去的平衡就此即将打破。新的阵营即将到来。”
这是德国驻荷兰大使兰西想说的,不过显然,在个消息对荷兰来说,绝对是非常重大的外交动作。
荷兰广播中。
只见赫尔曼.范佩龙在广播中道:
“1875年-187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了俾斯麦首相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发现俄奥矛盾的激化,,使得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选择的问题,俾斯麦试图通过这次德奥同盟咋那是找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归宿是这次英德奥三帝国结盟,这就使得德意志帝国得以继续保持对俄奥关系保持牵制。可惜的是,损失了调停的机会了,更没想到俄国会跟我们荷兰结盟,拜特阁下,对于原本荷兰对奥匈入侵墨西哥的批判,现在转为德奥同盟加英国对付荷俄,该怎么处理,才能够利益最大化?我是想说不算刚才提到的拉拢法兰西第二帝国之外的办法”
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
这不只是荷兰本国听众觉得如此,就算是外国使节等,也对赫尔曼.范佩龙的问题刁钻感到欣喜。果然不愧是十几年前全球最顶级的时事评论员,问题就是如此的有深度。
奥匈、德国、法国三国大使更是差点都把耳朵给竖起来了,手中的笔和桌面的小本本都备好了,准备把接下来的谈话记好,以电报或者情报的方式传递回国。
约瑟夫.拜特的声音此时恰到好处的,从广播中传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