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波德皇帝的种种举动都被法国人,至少是大部分法国人视作是害怕法国的表现。于是小公鸡们的自信心顿时爆炸了起来。如此一来,反对战争的罗伯斯庇尔,以及主张慎重对待战争的拉法耶特,都被人看成了胆小鬼。
在主动退出这一届的议会选举之后,罗伯斯庇尔的名声一度很好。对于罗伯斯庇尔这样的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力量的人来说,名誉上的损失是相当沉重的。事实上,在经过这样的损失之后,罗伯斯庇尔再也没有变化的空间了,他几乎只能死死的依靠最底层的支持了。
而拉法耶特同样损失惨重,作为一位将军,他的力量和声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胜利。如今他却被人们普遍认为缺乏胆量。这对于一位将军来说,也几乎是不可容忍的。因此拉法耶特同样被大大的削弱了。而如今控制在共和派手中的巴黎公社趁机加进了对国民自卫军的渗透——本来从理论上来说,国民自卫军就是归巴黎市政府管理的。当初公社在巴依手中的时候,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如今,局面却不一样了。
两个反对战争的人都被削弱了,战争的步伐自然就加快了。
另一方面,利奥波德皇帝也没闲着。他和普鲁士进行了双边谈判,试图达成一个针对法国的联盟。普鲁士人知道皇帝的困境,自然乐得借机会狮子大开口,双方继续讨价还价。但与此同时,法国的好战的调门却越来越高了。
为了压制住法国的冒险冲动,新年刚过,利奥波德皇帝再次发表了一个宣言。对法国进行恫吓,宣称如果法国不老实,就要碾碎他们。同时他向法国提出,法国必须保证国王的合法地位不受威胁,法国应该把那些极端的共和派从议会中驱逐出去。
这个声明当然只起到了反面的作用,作为回应,法国议会立刻提出,组建三个军团,用于对奥地利的战争。渴望战争的国王夫妇自然不会否决这样的决定。更何况这个决定还意味着,他们可以将一直让他们痛恨的拉法耶特从巴黎踢出去。
以拉法耶特的身份,自然会被任命为军队的指挥官。如果是一年前,他肯定会成为法军的总司令,但如今,他却只被任命为三个军团中的一个军团的司令,带着部队前往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而最为重要的总指挥的位置却落在了一个新人,迪穆里埃手中。
迪穆里埃在七年战争中立过功劳,被提升为上校。后来又进入外交部门,从事一些外交活动。1790年,他加入了“宪政之友”俱乐部,是米拉波的好朋友。米拉波在和王室的通信中,也曾经向国王推荐过他,称道他忠勇可嘉,足以顶替拉法耶特。
在“宪政之友”分裂的那个晚上,他坚定地站在了拉法耶特的对立面。但他并不是站在了罗伯斯庇尔这边,很快,他就成了布里索的密友。
所以在这个时候,除了拉法耶特,迪穆里埃几乎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在这个时候,几乎一下子就成了整个法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角色。
看到法国人要来真的了,利奥波德皇帝赶忙向普鲁士做出让步,于是双方达成了一个共同保护莱茵地区的同盟,按照这个同盟,两国将各派出五万人的部队,用于抵抗法国可能的侵略。
但是利奥波德皇帝依旧不想和法国开战,因为开战的风险实在太大。所以他还在试图通过外交解决问题,并没有立刻发出动员令。
据说这位皇帝对身边的近臣说:“法国人在对天主教国家的战争中,吃过亏吗?”
然而,皇帝的身体一向不太好,在这样的操劳中突然病倒了,而且很快就蒙天主召见了,变成了先皇。新皇帝弗朗斯瓦二世早就对先皇的胆怯非常不满了。他一登基,几乎立刻就下达了动员令。
动员令虽然发布了,但是军队真正动员起来,还需要时间。而法国人一得到奥地利动员的消息,立刻就通过决议,要求向奥地利宣战。
对于这个决议,国王和王后早就是望眼欲穿。这时候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就签署了。接着在三月十六日,路易十六在议会发表讲话,正式向奥地利宣战。
而这个时候,普鲁士还没来得及进行动员,直接面对法国的就只有奥地利了。为了自保,奥地利将原本按照他和普鲁士的协议,将用于进攻法国的五万军队调到比利时,以防御法国人的进攻,自己重新再动员一批军队用于进攻法国。
普鲁士当即对奥地利将军队挪作他用表示抗议,并宣称,在奥地利的那五万军队到位之前,普鲁士不会进行战争动员。在和奥地利磋商之后,普鲁士降低了要求,并于五月四日开始进行军事动员。不过,到他们准备完毕,估计至少要到七月份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军队,可是没有什么“冷启动”、“军营攻击”,“快速反应”的能力的。
另一方面,奥地利还想要吧瑞典也拉进来。然而,这次上帝又站在了法国这边,瑞典国王遇刺身亡,瑞典国内顿时乱成一团,再也不顾上干涉法国的事情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实际上给了法国人提供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准备。然而,这三个月,法国人也没干出什么像样的事情。
法军野战部队中缺额特别多,而且士气低落。而国民自卫军呢,虽然不存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但是它却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国民自卫军是各个地方的民兵,他们是为了保卫家乡而建立的,所以他们不愿意离开家乡作战。
而如今法国打算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结果国民自卫军排不上用场,剩下的法国野战军呢,一共六万多人,开始入侵比利时。虽然法军人数上多于奥地利守军,但是法军组织混乱,而且上上下下都将获胜的希望寄托在比利时人会趁机发起反对封建制度的起义上面。而比利时的那些革命派呢?则希望能依靠法国军队击败奥地利人,然后再发动起义。
大家都相互指望着,结果呢,自然很悲剧。4月29日,法军和奥军相遇,双方刚一接触,法军就发现原定来接应自己比利时人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法军注意到奥军防御坚固,认为攻击无望,指挥官便下令撤退,没想到因为指挥混乱,撤退变成了溃退。奥地利人惊愕莫名,目瞪狗呆的看着人数占优的法军突然就崩溃了。法军大队人马乱成一团,战场上丢满了武器和法兰西王国的白色鸢尾花旗帜,指挥官迪永也莫名其妙的死在溃军之中。
消息传来,在附近的法军将领卡尔勒立刻率军撤退。卡尔勒一撤退,拉法耶特的侧翼就暴露出来了。然后,拉法耶特也不得不跟着撤退了。
这场失败,让法国丢尽了脸,前线的那些指挥官们的声誉也都跟着彻底完蛋了。如果说以前人们提起拉法耶特,想到的还是北美战争的英雄的话,现在提到他,人们都会用不屑一顾的语气道:“哦,就是那个还没来得及看见奥地利人,就像一只中了箭的兔子一样飞跑回来了的胆小鬼呀!”
事实上,卡尔勒跑得比拉法耶特早,但是大家却都集中火力攻击拉法耶特。谁让他名气更大呢?
为了挽救危局,法国政府开始疯狂的印刷指券,随之而来的是惊人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得城市中的市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顺便说一下,克拉维埃尔抓住这个机会,将此前的花样原封不动的又玩了一遍,而且居然又成功。可见人类的记忆里水平和鱼类并没有本质区别。当然,约瑟夫和卡诺借这个机会,又免费搭了一次火车。)罗伯斯庇尔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朋友——丹东(在布里索上台后,对他的追捕取消了,丹东就又回来了)、马拉一起,开始大造舆论,他们宣称,法军在前线的溃败,是因为国内的破坏分子,王党分子和敌人勾结造成的。并直接指责国王就是这些人的总头目,要求对国王加以审判,并将法国变成一个共和国。
拉法耶特知道,局面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他决定拼死一搏。他派出使者,和奥地利将领梅尔西商议停战,以便他能带着这支军队回巴黎去发动军事政变,解救国王,挽救君主立宪制。然而,梅尔西接到奥地利皇帝的命令之一就是拖住拉法耶特。他知道,法国国王最不相信的人就是拉法耶特。结果,拉法耶特的停战要求自然就被无视了。
拉法耶特丢下部队,一个人秘密回到巴黎,试图将城西富裕地区的国民自卫军调动起来发动兵变。然而,国王反对他的做法,没有宫廷的合作,他并没有动用这支军队的办法。最终只能怏怏而去。
与他几乎同时离开巴黎的还有迪穆里埃,他知道革命已经迫在眉睫,于是他辞去了陆军部长的职务,离开巴黎,亲自到北方前线担任前线总指挥。不过在临走的时候,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我要以前红军的总指挥约瑟夫·波拿巴和他的兄弟拿破仑·波拿巴和我一起去北方,担任我的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