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真是一个朱沪看不懂的国家。
或许之前朱沪来韩国停留的时间不算长,没有什么体会,但现在,他在韩国停留超过了五天,他觉得自己看不懂了。
韩国拥有世界上最发的整容行业,因为韩国人本地拥有巨大的整容需求,这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外在形象很重视,据说目前国内有很多人也会来韩国整容。
朱沪觉得这个行业的存在无可厚非,人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漂亮,不过他心想,这种趋同式的整容,让面庞变得千人一面,会不会出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天然的是最独特的,而整容脸,反倒变成了滥觞。
他不得不承认,在明洞、梨泰院这样的繁华地带,韩国人的确很讲究,很时尚,比东京街头的人似乎还要时尚,不过一旦离开这些繁华地带,去到稍微偏远一些的地带,仿佛就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就拿朱沪现在去的这个三星U盘代工厂,周围的人穿着打扮和繁华地带,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那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过时的打扮,而且这里的人不在是那种整容脸,就是普通的人。
这里不再像城中心那样,拥有各种高级跑车和豪华车,这里只有普通的家用车,甚至是农用车,甚至让朱沪有一种错觉,这不是在同一个国家。朱沪听说现在国内的趋势也是这样,贫富差距的不断的扩大。
韩国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大经济数据机构列为发达国家,来到韩国之后,朱沪汇总了一下他去过的这些国家的感受,他认为,所谓让人觉得幸福的发达国家,恐怕只有北欧和中欧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就连美国的幸福感都不高,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似乎并没有多幸福。
韩国人热衷于评论政客,其尺度之大,让朱沪这个长期在欧洲这种所谓的民主自由自留地的人都觉得惊讶和不可思议,而且其中有很多电影也很大胆的揭露所谓的“黑幕”,这恐怕连美国也看不见。
朱沪坐在这辆出租车上的出租车司机显然也是热衷关注时事政治的一员,从朱沪坐上车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收音机里都是这些内容。
“有人说,今年是所谓的韩国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今年的确是韩国因为股市和货币坚挺表现在亚洲独树一帜。韩国依靠小国家大企业的战略正成功地跻身发达国家,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本国成功自救改革之后的延续。”
“对于李教授的观点,我并不认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韩民国经济的是虚高的发展,我恰恰认为那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后果的延续,现在大韩民国的农业领域未能跟上公司领域的赢利步伐,农产品的交易量日益下降,市场在不断推动韩国压缩农业、扩大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甚至有人投机美国高度泡沫化的股市和所谓房地美、房利美次级债券市场……。”
两个韩国教授在收音机里吵得不亦乐乎,这种吵针锋相对,言语越来越犀利,在朱沪看来,以韩国人的性格,两人或许在直播结束之后私下来个武斗也说不一定,朱沪曾经在东京街头见过不少这样的日裔韩国人打群架的现场,知道他们火爆的性格。
不过听两人针锋相对的辩论挺有意思的,所以朱沪也就无意让这个出租车司机关掉收音机,听一听两人地道的韩语辩论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这些不知所谓的教授有什么资格在收音机上像是疯狗一样狂吠?”出租车司机突然骂道,让朱沪吓了一跳,如果不是因为出租车司机说话,朱沪已经快要忘掉出租车司机的存在。“阿一西巴拉。”这个韩国出租车司机最终还是祭出了韩国的经典国骂。
“我们出租车司机的工资有多低,这些疯狗一点也不知道,整天讨论所谓的什么狗屁大韩民国经济,这些疯狗迟早应该去狗肉馆子里去!大众的生活质量有多差,首尔的房价有多高他们一点儿也不关心,他们就是有钱人的走狗!”
出租车司机的谩骂让朱沪为之一惊,搞笑中带着一些凄凉,作为底层小人物,他的愤怒中带着心酸,他骂的时候,就仿佛在吟咏什么诗歌或者唱什么韩国老歌一样,颇具铿锵的感觉和节奏感,这种方式,甚至让朱沪觉得像是听朝鲜的新闻一样。
神奇的是,这个韩国出租车司机自从朱沪上车之后就一直当他不存在,或许是因为朱沪不像韩国人的缘故,所以他以为朱沪并不懂韩语,实际上朱沪也确实有些俚语听不懂,但这个出租车司机说的话大概是什么意思,朱沪还是能够听懂的。
到那家有些偏僻的代工厂之后,朱沪给了出租车司机钱外加一些小费,出租车司机脸上的阴沉才消失,冷冷的说了句“谢谢”之后便飞速离开了。
这次这些脸拉的老长的狗儿们应该会接见我了吧?公司总部已经将合作意向告知了三星电子部门,这个订单可不是一个小订单,朱沪听朴京说这些U盘将会销往东欧,这的确是一个好路子,现在的东欧依然在老大哥解体之后的阴霾之中,这些高端U盘会因为信息时间差而暂时保值,这也算是一周一个价的U盘市场里一种有效的风险对冲。
至于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为了查案而去做这么大订单的倒卖U盘生意,朱沪也不想管了,总之现在公司似乎不缺钱,他也不知道那些平平无奇的物流包装生产线现在到底诗歌什么业绩,但现在朴京这个管账的现在表现出的财大气粗是一件好事情。
有钱总要花钱。
朱沪这回故意装出趾高气昂的样子伫立在这家在三星电子旗下不入流的代工厂面前,他心想,这回知道不要狗眼看人低了吧?
果然,没过几分钟,两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点头哈腰的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