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乐极生悲-8(1 / 1)

[燃^文^书库][].[774][buy].[com]查丹科主动投降的举动再次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哥萨克的忠诚永远都是廉价的,波兰人和克里米亚人都曾经在历史上战争的关键时刻,遭到了哥萨克的无情背叛,如今也终于轮到俄国人享受到同样的待遇。【舞若首发】

原本围攻巴尔坎纳巴德的哥萨克遭到空袭后迅速投降,并且在查丹科和克鲁科夫的煽动下,让更多的哥萨克对土耳其军队投降,最后投降到土耳其军队下面的哥萨克骑兵数量居然足足有十万之多,这直接让土库曼地区的战场态势再度变得对俄国人不利。而且这一次俄国人已经无法再次调集足够的骑兵来进攻,甚至连临近土库曼地区的乌兹别克和哈萨克地区的战线也难以维持住。

先不说在没有尼古拉斯大公这位熟悉俄军情况的人居中调度时,尼古拉二世所宠信的苏霍姆利诺夫将军根本无力在同样的时间内,重新组织出一支数量庞大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前往土库曼地区作战。

就算苏霍姆利诺夫突然变得精明能干起来,真的重新从哥萨克人中抽调了一批新的骑兵,刚刚遭受过背叛的尼古拉二世也不敢把哥萨克再次派上战场。

同时出于担心俄军西北方面军中的哥萨克骑兵有样学样的叛变投降,尼古拉二世还忙不迭的给前线司令部发出命令,要求将所有的哥萨克骑兵撤回后方严加看管,并且要求将此命令作为最优先的级别来处理。

事实证明尼古拉二世的这个命令愚蠢之极,本来归属俄军西北方面军的哥萨克骑兵,都是在俄军指挥下作战了多年的老兵,虽然军纪上仍然相当差劲,但忠诚度比起前往土库曼地区作战的哥萨克却要高出不少。这一点从俄军西北方面军和德军的交战中,这些哥萨克骑兵总是冲锋在前,还多次不惜代价的突破了德军战线,对德军造成大量杀伤就足可以证明。

只是这些哥萨克对俄军的忠心仍然相当脆弱,在尼古拉二世的命令被苏霍姆利诺夫下令,派出军法队前去执行后,俄军西北方面军中的哥萨克骑兵就误以为这是俄军在找借口清除异己,于是集结起来的哥萨克被要求放下武器时,选择了拒绝服从俄军军法队的命令。

见哥萨克骑兵拒不服从命令,喊了几遍话就失去耐性的俄军军法队直接下令,让随行的俄军上前,试图强行把哥萨克骑兵给缴械看押。

俄军军法队的这种鲁莽举动无疑等于捅了马蜂窝一样,面对逼上来的俄军士兵,哥萨克骑兵自然不肯束手就缚,反而操起了步枪摆开阵势,同面前的俄军对峙起来。

紧张的局面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因为不知道哪一方的走火而宣告结束,在一场稀里糊涂的交火过后,归属俄军西北方面军的六万多精锐哥萨克骑兵死掉了数千人,其余的哥萨克骑兵在干掉俄军军法队,并轻易突破了俄军的封锁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的跑向了对面,打着白旗向德国人投降了。

一开始德国人还被陆陆续续跑过来的哥萨克骑兵给吓了一跳,等到看见了打着的白旗后,德国人仍然对哥萨克们的说辞半信半疑,并没有第一时间放哥萨克通过阵地。

而这时候俄军的追击帮了哥萨克骑兵的忙,亲眼目睹了俄军朝着跑在后面的哥萨克骑兵开枪射击,而哥萨克骑兵也毫不留情的对追击的俄军痛下杀手,德国人终于相信了哥萨克骑兵投降的真实性。

对此喜出望外的德国人没怎么犹豫,就迅速接纳了投降的哥萨克骑兵,并轻易的打退了追击的俄军,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等到德国人层层上报,让对阵俄军西北方面军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知道了这一战况变化后,兴登堡采纳了鲁登道夫的建议,不顾德军刚刚攻克华沙后尚在休整的情况,决定立刻对俄军西北方面军发起全线反攻,而德军反攻的矛头先锋,就是投降过来的哥萨克骑兵。

面对着士气高涨平推过来的大批德军,俄军却因为刚刚发生的内乱而显得混乱不堪。

对俄军行为心里极为窝火的哥萨克骑兵冲过来时,对此毫无准备的俄军根本难以组织起有力的还击,而且一门心思只想着进攻的俄军对自己的防御阵地根本没下力气建设。

加上俄军和前线完全脱节的指挥体系也是糟糕透顶,当前线的俄军遭到德军发起的猛烈进攻时,安坐在四百多公里外指挥部内的苏霍姆利诺夫却因为情妇闹脾气,而急着跑去讨女人的欢心,在这个战场上的关键时刻离开了自己的指挥岗位。

失去了来自上层的统一指挥后,面对德军的突然进攻,下面的俄军只能各自为战。

哥萨克骑兵将俄军的前沿阵地突破后,有的俄军部队在军官的指挥下仍然顽强的抵抗着德军,但更多的俄军部队都选择了撤退保命,可在哥萨克骑兵的快速机动打击之下,撤退的俄军很快就变成了毫无章法的溃败,惊慌失措的俄军士兵被轻易的成群分割开来,在被随后跟上的德军包围后,这些士气已经低落到谷底的俄军士兵几乎不用德军开枪,只是听到喊话就乖乖的举手投降。

等到苏霍姆利诺夫被焦头烂额的下属找到,从女人被窝里把这位将军阁下请回指挥部时,距离德军发起进攻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俄军西北方面军在德军的攻势面前差不多是全线溃退,其中德军进展最快的几支部队,甚至在这段时间里推进了超过50公里的路程。

得知哥萨克骑兵哗变倒戈和德军发起进攻,前线俄军部队难以抵抗节节后退的情况后,苏霍姆利诺夫倒是很“果断”的下令,将之前尼古拉斯大公给西北方面军集结的俄军预备队给全部推了上去,并再次派出军法队去前线督战,严令俄军部队必须维持住当前战线,不许再后退一步。

同时苏霍姆利诺夫还要求预备队一到达前线,就立刻对德军发起反攻,绝不容许有任何迟疑。

这样安排了一番后,自认为已经万无一失的苏霍姆利诺夫仍然念念不忘那个情妇,不顾下属的竭力劝说,执意离开了指挥部,继续跑去和自己的情妇卿卿我我。

有了这样混账的总司令作为指挥官,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战况可想而知。

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场上的情况可以说每过一个小时就会有巨大的变化,当后方的俄军预备队急匆匆的赶往命令中所说的前线去支援时,实际上那些前线的俄军部队已经在德军几乎不间断的追击中,或者被包围而举手投降,或者突围向后撤退了,而德军的追击部队还在哥萨克骑兵的协助下,经常穿插到撤退俄军的更前方,来包围逃跑的俄军。

这么一来,结果就是往往俄军预备队快要赶到目的地时,遇到的不是前线的友军部队,而是迎头打来的德国人和哥萨克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这些原本应该是去稳定住战线的俄军,也很快在双料攻击之下同样垮了下来,迅速加入了投降和溃逃的队伍。

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溃退就因为苏霍姆利诺夫的**无能,而变得几乎一发不可收拾,从哥萨克骑兵哗变反叛和德军趁机发起进攻算起,只是过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俄军西北方面军控制的战线就大踏步的后退了将近300公里,直接从华沙失守后的谢德尔采和卢布林一带,缩到了巴拉诺维奇和平斯克一带。

这里距离俄国的重要铁路枢纽明斯克城也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一旦失守的话,以平斯克周边一马平川的广袤平原,基本就是将大片的俄国领土对德国人拱手相让。

面对急剧恶化的战场态势,尼古拉二世已然出离愤怒,他几乎是大声咆哮着下令撤除了苏霍姆利诺夫的一切职务,将其交由军事法庭审理,并立刻启用了波利瓦诺夫上将作为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新司令官,试图以此来挽回俄军的不利局面。

波利瓦诺夫倒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将领,面对着可以说是尼古拉二世和苏霍姆利诺夫两个人共同造成的这个烂摊子,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接了下来。

随后波利瓦诺夫利用自己和尼古拉斯大公向来亲近的身份优势,快速收拢了俄军溃逃下来的部队。波利瓦诺夫还对这些俄军加以重新整合,并用亲自过问监督的方式,让俄军的后勤部门尽可能送来了一批补给,将手头俄军的士气重新恢复了起来。

同时波利瓦诺夫还秘密派人联络叛逃的哥萨克骑兵,表示相信这些哥萨克并不是主动叛变,并直言不讳的说哥萨克为德国人作战也得不到信任,而只要哥萨克今后不再为德国人作战效力,他就会向尼古拉二世为哥萨克们申请特赦令,不再追究哗变和叛逃的罪名。

这些哥萨克骑兵原本就是一时冲动才选择了哗变和投降德国人,对于德国人也谈不上任何忠心,受到波利瓦诺夫这么一番措辞委婉的劝说后,绝大多数哥萨克都出现了明显的动摇,虽然一时半会的还谈不上完全相信,也不愿意再像之前那样给德军冲锋陷阵了。

到了德军从之前进攻作战的疲惫中稍稍恢复了一些,想要重新驱赶着哥萨克骑兵进攻扩大战果,顺便打开通往明斯克的门户时,却被哥萨克骑兵以之前伤亡太大,需要继续休整为由拒绝了命令。

哥萨克骑兵变化的态度倒也没有让德国人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考虑到战线已经拉的太长,俄国境内糟糕的路况让补给变得相当困难,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最终决定结束攻势,从而将战线维持在了现有的局面上。

...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