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人带上十车礼物,在十名护卫和塞亚勒陪同下,前去王宫拜见塞尔柱国王。
半天之后,黄大人回来了,满面春风,十分兴奋。
显然在王宫里他作为大宋使者享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毕竟使者在外,代表的是一国尊严,任何国家都不敢不慎重,何况大宋还是东方大国,继承了强大的唐朝,历史的悠久。
黄大人就告诉杨丛义,他已经接受国王邀请,在这里至少要停留半个月,因为十天后就是国王诞辰,必须等庆祝大典过后才好离开,让他们都在此地安心等待。
大宋使节见过国王之后,立即便有许多王亲贵族、柱国大臣前来行馆邀请黄大人赴宴,他们都想一睹东方古国的使臣是何模样,更想知道大宋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他们已经听说大宋使臣出手阔绰,这次送给国王的礼物就有足足十车,还有庞大的船队装满了货物,停靠在六百里外的港口等待交易,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简直富庶的可怕,从他们身上捞点好处,估计就能少忙碌好几年。
面对几十个邀请,黄大人来者不拒,赴完中午的宴会,接着再赴晚上的宴会,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一连七天没有一天休息。那些宴会大同小异,也没有新意,聊的问题也是几乎一样,不外乎是大宋国的风土物产、船队贸易,说到最后便是要跟大宋建立私下的贸易关系,甚至希望船队返回大宋时能带上他们。
杨丛义陪了七天,实在感觉很无趣,当然宴会上的歌舞还是很有看头,别看街上的女子几乎全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看着十分冰冷,难以靠近,但宴席间跳舞的女子却衣着靓丽裸露,奔放热情,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十分撩人,让人心性动摇难以自制,要不是杨丛义自制力还可以,难免要被奔放热情的舞女勾引的出丑。
从第八天开始,杨丛义就不再继续陪着黄大人出席各种宴会,好不容易来一趟阿拉伯,不趁此机会抽个时间出去看看此地的风土人情,实在是可惜。
跟守卫行馆的卫士沟通很久,并保证不会随意乱走后,守卫统领终于同意杨丛义自主走出行馆,但也有数十名守卫跟随在他左右,一是保护他的安全,二是怕他招惹是非,毕竟此地风俗人情大不相同,对外人来说有许多忌讳,一旦触犯,说不定就会被人砍死街头。
由于守卫跟的很紧,杨丛义也只能在街上转转,很多地方根本不让他进,而街上除了买卖,并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他在街上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青色外墙的建筑,都不能随便靠近,不光他不能靠近,就连本地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近,能进去的更是少数。
青色在大宋也很难见到,在这里这个颜色的建筑又这么特殊,必定是有原因的,但这个问题,守卫不能替他解答,因为他们言语不通,难以说清楚。
等回到行馆之后,他迫不及待的问了塞亚勒。
塞亚勒告诉他,青色看起来像大海的颜色,这里广阔的土地除了巴士拉到巴格达这一片有河流经过的平原不缺水,其他地方都太缺水了,因为缺水,像大海的青色看起来就格外美好,但青色只能从矿石里提取,一般人连饭都吃不起,哪里会有闲钱请人开采青色矿石,只为把房子涂成青色?也只有贵族、豪门大户和一些有钱的教堂才会做这些事情。
这么一说,杨丛义就明白了,原来青色只是像海洋的颜色,并没有更多的意义。但同时他也得到一个信息,阿拉伯地区的人是喜欢青色的,有钱人更愿意为此付出,也许能很赚他们一趣÷阁,但可惜的是据他所知,船队所带的丝绸没有青色,至于瓷器,虽然也有少量青瓷,但那青色很淡,颜色看起来有些发灰,不会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为什么这里的青色看起来就那么纯净,像雨后的蓝天,又像一望无际的大海,这里的青色真美。难道这里的矿石很特殊吗?如果能弄些青色颜料回去,以后瓷器的青色会不会更深更好看呢?一想到这里,杨丛义当即让塞亚勒去帮忙找些青色矿石来。
这种矿石并不难找,一个时辰不到,塞亚勒就带回来几大块青色矿石。
杨丛义研究了一番,看不出有何特别,随后找来制衣工匠,请他们帮忙看看这种青色是不是跟染布的青色一样。
然而制衣工匠笑而不语,再问之后,才有工匠告诉他,染布的青色是草木汁液,草木汁液能渗进布料里,石头粉末磨得再细也染不进去,用水一冲就掉,石头的颜色只有在烧制陶瓷或室内作画才会用到。
经工匠这么一说,杨丛义恍然大悟,原来这矿石颜色还真是大有用处,能用矿石颜色的几乎都是用来长久保存的,保存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比如在后世,随便一个唐宋元明的瓷器都能卖出百万千万块钱,有颜色的古画更是少之又少,每一幅都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看来在化工合成之前,带颜色的矿石在哪都是好东西。
杨丛义当即让塞亚勒传出消息,大宋船队不光要香料、药材、黄金、白银和珠宝,如果有青色矿石他们也要。
随着丝绸、瓷器和茶叶大批进入巴格达,大宋庞大的船队停靠在六百里外港口的消息在商贾之间传遍了,人人都想抓住这次机会采购一批来自东方的货物,不管是囤积起来,还是卖往别处,都不会是赔本生意。
在大宋使团进入巴格达,特别是国王召见大宋使节之后,大商贾们无不拼命收集各种能换到大宋货物的物资,但市场上的货物始终是有限,因为有些不能随随便便就生产出来,比如香料,比如药材,比如金银和珠宝,但矿石不一样,它就在地里,就在山上,想要多少,随时去挖,随时去开采,不会有季节的限制,不会像淘金一样看运气。因此,此消息一处,脑子灵活的商贾立即开始大量收够这种不能当饭吃的青色石头。
当商人开始公开收购矿石,立即便引发了一阵找石头的热潮,此时正是初春,两河流域天气较冷,万物都还在封冻中,离农忙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得到消息的农民趁着空闲成群结队进山开采青色矿石,赚取钱财。
国王诞辰终于到了,然而大宋使团除了黄大人和他带领的三十二名歌姬舞姬,没人能离开行馆,因为今天是国王诞辰,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国王要走上街头与民众互动同乐,这个时候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城里出现的外国人就是潜在的意外,所以为安全起见,大宋使团没被邀请的其他人哪里也不能去,只能待在行馆中。
这种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估计也看不到什么风景,对此杨丛义并不感到可惜。
大约两更时分,黄大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行馆,跟杨丛义讲起今日见闻,把庆祝活动说的精彩纷呈、把热闹场景描绘的天花乱坠,恨不得不想回来。但杨丛义听来并没有什么感受,无非是人山人海的百姓和热情奔放的歌舞而已,要么就是魔术和杂技,除了这些不会再有其他的东西。
国王诞辰结束了,意味着使团很快就可以离开,这让杨丛义很高兴。
离开港口很多天了,也不知道汤鷽一个人忙成了什么样子,一想到她一天到晚忙得喝不上一口水,而他在巴格达整天无事,就愧疚不已,该回去帮她了。
诞辰活动结束之后,行馆守卫撤了一半,进入行馆的达官显贵更频繁了,宴会邀约继续。但这次不只邀约黄大人出席,还直言不讳的提出最好能带上东方舞姬同行,他们告诉黄大人,他们在国王诞辰上见过东方歌舞表演后非常喜欢,希望能再欣赏一次。
大宋使团的歌姬舞姬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去表演的,她们刚在国王诞辰上祝贺表演,转眼又去大臣府上,这显然是自降身份不合规矩,黄大人自然就拒绝了。与此同时提出邀请,邀请这些达官显贵前来行馆参加大宋使团的举办的宴席。
受邀参加使团的宴席,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好事,没有人会不答应。黄大人跟他们约定,三天之后请他们准时赴约。
使团上下忙碌起来了,每一个人都在为三天后的宴席做准备。
黄大人带来的厨师,立即开始采购柴米油盐肉类和蔬菜,准备做出有东方特色的食物。宣威军也没有闲着,按照黄大人吩咐在不毁坏原有物件的前提下,按大宋的习惯重新布置行馆。制衣工匠则日夜赶工,准备为赴宴的宾客缝制两件合身的衣裳,一件大宋样式,一件本地样式。歌姬舞姬则抓紧时间排练新的曲目,估计到时候要跟本地风骚的歌女舞女一较高低。杨丛义也有重要的事情,既然他带来的是军队,现在国王诞辰结束,东西方又难得相遇,少不得要在武力上比试,相互摸摸底。
这场关乎颜面的宴会,谁也不敢马虎。